太华山顶一虬松,万齝千代无人踪。
夜半霹雳从天下,巨木飞送清渭东。
横卧江干径十里,盘坳上有层云封。
长安梓人駴一见,天子正造咸阳宫。
大斧长绳立堍致,来牛去马填坑谼。
虹梁百围饰玉带,螭柱万石摐金钟。
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
【注释】
太华山顶一虬松,万齝千代无人踪。
夜半霹雳从天下,巨木飞送清渭东。
横卧江干径十里,盘坳上有层云封。
长安梓人駴一见,天子正造咸阳宫。
大斧长绳立堍致,来牛去马填坑谼。
虹梁百围饰玉带,螭柱万石摐金钟。
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虬松”为题,写其高大粗壮的形态和巍峨挺拔的气势。首句中,“太华山顶一虬松”点明位置,说明所咏之松就生长在华山上;次句用“万齝千代无人踪”形容它历经万年而仍然屹立不倒;第三句“夜半霹雳从天下”则表现了它在狂风暴雨中的雄姿;第四句“巨木飞送清渭东”描绘了它被雷电击中后,又飞往清渭东面的壮丽场面;第五句“横卧江干径十里”,写出其横卧在大地上的姿态,并进一步突出了它的壮观。第六、七句,写它在秦都咸阳的壮丽景象:第八句“长安梓人駴一见”,指秦始皇陵的工匠见了此松惊叹不已;第九句“天子正造咸阳宫”表明此松已受到皇家的赏识,即将成为皇陵的材料。第十、十一、十二句,写它作为棺椁被运往陵墓的情景:“大斧长绳立堍致”,是说要用大斧子、大绳子把巨木拉到陵墓;“来牛去马填坑谼”是指运材时牛马等牲畜被累得精疲力竭;“虹梁百围饰玉带”,则是说巨木制成的棺椁,上面还挂着一条巨大的彩绘木梁,上面装饰着玉带,显得非常华丽。这几句描写了一幅秦始皇陵制作过程中,巨木作为棺椁的壮丽景象。最后两句“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意思是:别以为这些儒生都是些无能之辈,说不定将来这些巨木会变成蛟龙,腾云驾雾而去呢!这是诗人对当时统治者迷信风水的嘲讽。全诗通过咏颂巨松,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