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逶迤起阵云,楼船羽檄日纷纷。
螳螂竟欲当车辙,髋髀安能抗斧斤。
但解终童陈策略,已闻王歙立功勋。
如今旅梦应安稳,早绝天骄荡海氛。
【注释】
- 碣石逶迤起阵云:指长城的形势。碣石山在河北昌黎,是燕、晋的界山。
- 楼船羽檄日纷纷:楼船为古代战船,檄即文告。
- 螳螂竟欲当车辙:螳螂挡车辙,比喻力量太小而无法阻挡强大的对手。
- 但解终童陈策略:终童是春秋时人,善于用兵。这里比喻自己的谋略。
- 王歙立功勋:王歙是汉宣帝时的将军,以勇敢善战著称。
- 如今旅梦应安稳:旅梦,指游牧民族的侵扰。
- 早绝天骄荡海氛:天骄,匈奴人的自称。
【赏析】
此诗前二句写边塞之景,后二句写边关战事和对朝廷寄予期望。
这首诗写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春,当时诗人正在山东登州府莱州(今山东莱阳)任知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防事务的关心与忧虑,以及希望边疆安定的渴望。
首联“碣石逶迤起阵云,楼船羽檄日纷纷”,描绘了长城蜿蜒起伏的景象,以及战船往来频繁、文书纷至沓来的情景。这两句既写出了边关的地势险要,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与紧张。
颔联“螳螂竟欲当车辙,髋髀安能抗斧斤”,则进一步揭示了边疆将士们的处境。他们虽然英勇善战,但却常常被轻视或误解。这里的“螳螂”象征着弱小者,而“车辙”则代表着强大的对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将士们的同情与担忧。
颈联“但解终童陈策略,已闻王歙立功勋”,“终童”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智者,他善于用兵;而“王歙”则是汉代的一位将军,以勇敢善战著称。这两句诗意味着尽管边疆将士们有卓越的才能和战绩,但他们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尾联“如今旅梦应安稳,早绝天骄荡海氛”,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陲安宁的期望。他认为只要朝廷能够重视边防、选拔贤才,那么边疆的战事就可以平息下来,国家就可以免受侵扰。这里的“旅梦”指的是边关将士们的家园之梦,“天骄荡海氛”则是指外敌的威胁和破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关爱与敬意,又体现了他对国家边疆安宁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