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弹指总悠悠,我到人间廿五秋。
自愧望洋迷学海,更无清福住糟邱。
尊前瓦注曾千局,脚底红尘即九州。
自笑此身何处着,笙歌丛里合闲游。
诗句解释
1 韶华弹指总悠悠: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如同弹指一挥间。
- 我到人间廿五秋:已经度过了二十五个春秋,即二十年。
- 自愧望洋迷学海:自惭形秽,因为自己无法像海中鲸鱼那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 更无清福住糟邱:更没有闲暇和福分住在富贵之地。
- 尊前瓦注曾千局:在尊前(酒桌或宴会)曾经下过一千盘棋(即围棋)。
- 脚底红尘即九州:脚下的尘土就是整个世界。
- 自笑此身何处着:自嘲自己身在何处。
- 笙歌丛里合闲游:在歌舞声中悠然自得地游玩。
译文
岁月流逝如同手指轻轻一弹,我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二十有五年。
自叹不如大海中的鲸鱼,遨游于无边的知识海洋,却无闲暇享受富贵生活。
酒宴前曾下过一千盘棋,脚踏的是尘土,世界就在脚下。
自嘲自己身处何方,只能在这喧闹的笙歌之中随意游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通过“韶华弹指总悠悠”、“自愧望洋迷学海”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知识无穷的认知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深忧虑。同时,“尊前瓦注曾千局”,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而“脚底红尘即九州”则揭示了他的世界观,即认为世间一切皆为尘世。最后两句“自笑此身何处着,笙歌丛里合闲游”则是诗人自嘲的态度,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和超脱。总体上,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知识和现实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