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城淮道反弹丸,三百里余地正宽。
岭表从今推保障,陆安自昔志奇观。
云开叠嶂莲花翠,日映洪涛塔影寒。
试上龙山遥放眼,海天无际好鹏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在1602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邑城口占
斗城,指的是斗城山,位于安徽省黟县,以其奇特的地貌和景色著称。淮道,是指长江的支流淮河。反弹丸,形容水流回旋激荡的样子。三百里,泛指距离。余地正宽,意味着地势开阔,没有障碍。岭表,泛指岭南地区,古代称广东、广西一带为岭南。推保障,意为保证安全或稳定。陆安,意为陆地上的平安。自昔,自古以来。志奇观,意指有独特的景观。云开叠嶂,描绘了云霞映照下山峰层峦叠嶂的景象。莲花翠,指莲花般的青山。日映洪涛,形容太阳照耀下的波涛汹涌。塔影寒,指高耸入云的塔影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寒冷。试上龙山遥放眼,试着登上龙山,放眼眺望远方。海天无际好鹏抟,意为大海与天空一望无际,正如大鹏翱翔于天际。
译文:
斗城的淮河流转如弹丸,三百里的地界宽敞无边。
岭南从此有了保障,陆地上的平安自古就存在。
云霞映照下山峰层峦叠嶂,莲花般的青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太阳照耀波涛汹涌,高耸入云的塔影显得冷峻。
试着登上龙山远望,海天一色广阔无垠,正如大鹏展翅翱翔。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斗城的淮河、岭表的安全、云霞映照下的山峰、太阳照耀下的波涛等景色,以及作者登高远望、欣赏大海与天空的壮阔景象时的感慨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