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二十世纪支那学界浚新文明,梁木泰山,遗像铸金师范蠡;
为四百余兆国民宪政布良种子,积薪厝火,伤心赋鵩哭长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晓全诗大意,把握其思想主旨;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并赏析精彩字词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最后分析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以及作者的感情。

“于二十世纪支那学界浚新文明”意思是:在二十世纪中国学界挖掘新文明。“梁木泰山”,出自《论语·子罕》,指孔子弟子曾子之墓。“遗像铸金”,指孔子弟子曾子之墓上刻有孔子像。“师范蠡”,出自《论语·述而》,指孔子弟子颜回是德行高尚的楷模。“四百余兆国民宪政布良种子”,指中国民众为宪政传播了优良种子。“积薪厝火”,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意为把柴草堆成山放在火堆里。形容危险到了极点,比喻事态严重,已到紧要关头。“伤心赋鵩(ji)哭长沙”,出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指楚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长沙”,指湖南长沙县,当时长沙县是湘西地区的政治中心。

【答案】

译文:

在二十世纪中国学界挖掘新文明,孔子弟子曾子之墓上刻有孔子像;孔子弟子颜回是德行高尚的楷模;中国民众为宪政传播了优良

种子;危险到了极点,比喻事态严重,已到紧要关头;楚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长沙是湘西地区的政治中心。

赏析:

这首诗以对仗工稳、平仄协调为特色,语言简净,风格质朴。诗中用典恰当,意蕴深刻,既表达了对孔子的怀念,又表

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之情;既抒发了对屈原的哀悼之情,又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又有

强烈的爱国情怀,充分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深厚的爱国热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