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携琴剑别姑苏,恐类名场诗酒徒。
膏火几年依别业,钓鱼台畔学为儒。
诗词名句“招携琴剑别姑苏,恐类名场诗酒徒。”出自《百苦吟(一百一首并引)》其九十六 受业。这是一首清代诗人嵇永仁所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 诗句翻译:
- 招携琴剑别姑苏:我带着琴和剑在姑苏告别。
- 恐类名场诗酒徒:担心自己的行为与那些在名场中沉迷于诗酒的同伴相似。
- 诗句注解:
- 姑苏:古时指苏州,今为江苏省苏州市。
- 琴剑:古代文人用以自娱或赠人的器物,象征文化与技艺。
- 名场:指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 诗酒徒:指的是那些沉溺于诗歌和美酒之中,无法自拔的人。
- 诗句赏析:
- “招携琴剑别姑苏”反映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怀,琴与剑作为文人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 “恐类名场诗酒徒”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行为的担忧,担心自己也会像那些在名场中迷失的人们一样,被世俗所束缚。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自我定位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在追求学问与艺术道路上的坚定与执着。
- 整体理解:
-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 诗人以“招携琴剑”开篇,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暗示了自己将以此为工具,去探寻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哲学意义。
- 结尾的“恐类名场诗酒徒”,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一次自我警示,提醒自己要有所作为,而非仅仅沉溺于表面的享乐之中。
《百苦吟(一百一首并引)》其九十六 受业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反思和人生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