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离家泪欲零,大儿五岁次三龄。
解余手未停批点,曾学携书到父庭。

【注释】

百苦吟:指唐王维的《苦吟》诗。

其九十四:王维有《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春望》一诗,中有“百苦吟思子”之句;又王维与孟浩然、王昌龄等有唱和之诗。《唐才子传》载,王维少时家贫,为人佣工,孟浩然尝访之。孟见其文思敏捷,遂赠以《岁暮归南山》诗。后王维游长安,作《酬郭夏》诗云:“少年十五心已驰,所恨年齿不相当。”此诗即用其事。

梦到:梦见。离家:离开家乡。泪欲零:泪水将要流下来。大儿五岁:儿子长到了五岁。次三龄:比儿子小三岁。

解余手:解开我的衣襟。未停批点:没有停止阅读批点。曾学携书到父庭:曾经学过带书去父亲家拜谒。

【译文】

梦见自己离开家时,眼泪就要下来了,孩子已经五岁了,比我小三岁。

解开我的衣襟,没有停止地阅读批点文章,曾经学过带书去父亲家拜谒。

【赏析】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他的作品以清淡素雅著称,而他的咏史诗则以清新隽永、含蓄隽永为特色。此诗是王维晚年所作,当时他已经远离了京城长安,隐居在终南山的辋川别墅。

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春望》一诗中有“百苦吟思子”之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思子”是指诗人思念自己的儿子。王维的儿子名叫济,字伯舆,小名阿奴,早天,因此王维有《忆阿奴》诗。这首诗写于王维晚年,他在辋川的别墅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梦到离家泪欲零,大儿五岁次三龄”,是说:我梦见自己离开家,眼泪快要掉下来了,因为孩子的年龄已经和我不相称了。这里,“梦到离家”是实写,“泪欲零”是虚写。诗人通过梦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儿子长大成人的忧虑之情。

“解余手未停批点”,是说:解开衣襟,没有停止地阅读着诗文。这里的“批点”是指阅读时所做的笔记和批注。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的读书情景,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渴望。

最后两句“曾学携书到父庭”意思是:曾经学过带书去父亲家拜谒。这里的“父庭”是指父亲的书房。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父亲学问的敬仰之情和对父亲的尊敬之意。

整首诗以梦境为引子,通过对诗人与儿子之间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儿子成长的关注之情。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