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泊沙堤暮,回风荻港生。
鸟归京岘树,山锁润州城。
石怒潮相狎,鱼寒夜不惊。
二更难就枕,江月太分明。

野泊

夕阳下,荒野中,水边沙堤上。回风拂过,荻港中的风声阵阵。归鸟飞回,栖息在京岘树旁。山峦环绕,润州的城池被自然锁住。石头愤怒地碰撞着潮水,鱼因寒冷而在夜晚不感到惊慌。二难的夜晚,无法入眠,江边的月亮太明亮。

译文:

傍晚时分,荒野中,水边沙堤上。回风拂过,荻港中的风声阵阵。归来的鸟儿飞回,落在京岘树旁边。山峰环抱,润州的城楼仿佛被自然守护。石子愤怒地撞击着潮水,鱼儿在寒冷的夜里不感到害怕。难以入睡,因为二难夜晚月光太过明亮。

注释:

  1. 野泊:在荒野中停泊或停留。
  2. 沙堤:河岸上的沙子。
  3. 回风:逆风。
  4. 荻港:长满芦苇的港湾。
  5. 巢鸦:鸟巢。
  6. 京岘树:地名,可能是今天的某个村庄或景点。
  7. 山锁:山脉环绕。
  8. 石怒:石子撞击。
  9. 潮相狎:潮水与石头相互嬉戏。
  10. 不惊:不受惊吓。
  11. 二难:第二难,可能是作者的昵称。
  12. 难就枕:难以入睡。
  13. 江月:指江面上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野泊沙堤暮”描绘了傍晚时分,荒野中水边沙堤的景象;颔联“回风荻港生”则展现了风吹过长满芦苇的港湾时产生的声音和效果;颈联“鸟归京岘树,山锁润州城”则通过鸟儿归来和山峰环绕来表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尾联“石怒潮相狎,鱼寒夜不惊”则通过石头撞击和鱼在寒冷的夜里不感到害怕来表达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整首诗以自然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