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看盈尺笋,翠影到柴门。
出土云霄气,弥天风雨痕。
鸟声如隔涧,人迹不成村。
赖有田间叟,乘闲共把樽。
竹外
惊看盈尺笋,翠影到柴门。
译文:竹子外面,我看到一尺多长的嫩笋,它的绿影映到了柴门上。
注释:竹外,指院外竹林之外;盈尺笋,指一尺多长的笋子,这里形容笋子的高大;翠影,形容嫩笋的翠绿颜色;到,到达。
赏析:诗人看到竹子外面一尺多高的嫩笋,感到十分惊喜。他用“翠影”来形容嫩笋的青翠颜色,用“到柴门”来描绘笋子生长的位置,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
出土云霄气,弥天风雨痕。
译文:嫩笋破土而出,充满了云霄般的气势,却也被风雨所伤,留下了痕迹。
注释:出土,突破土壤而出;云霄,指天空;弥天风雨痕,形容嫩笋被风雨所伤留下的伤痕;弥天,形容雨势很大,覆盖了整个天空;痕,指伤痕。
赏析:诗人看到嫩笋破土而出,充满了云霄般的气势,但却也被风雨所伤,留下了痕迹。这里的“弥天”一词,用来形容雨水之大,几乎要把天空都遮住了;“痕”则是指嫩笋被风雨所伤留下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生长过程中遭遇困难和挑战的感慨。
鸟声如隔涧,人迹不成村。
译文:鸟儿的声音如同隔着山涧传来,村里的人迹已经难以辨认。
注释:鸟声如隔涧,形容鸟儿的叫声仿佛是从远处的山涧传来的;隔涧,指隔着山涧;人迹不成村,形容村里的人已经很少,只剩下一些空荡荡的屋子。
赏析:诗人听到鸟儿的声音,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而看到村里的人迹已经很少,只剩下一些空荡荡的屋子,又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这里的“鸟声”和“人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美好时光的回忆。
赖有田间叟,乘闲共把樽。
译文:幸好还有田间的老叟,我们可以趁着闲暇,一起喝着酒。
注释:赖有,幸好有;田间叟,指田间的老人;乘闲,指利用空闲时间;樽,指酒杯;把,动词,拿着的意思。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他感谢田间的老叟,与老叟一起享受闲暇时光,共饮美酒。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