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鹤林寺,林藏石磴斜。
长风松外引,远水望中赊。
因洞馀残碣,荒台遍野花。
谁言伪君子,仰止欲生嗟。
我爱鹤林寺
欣赏古寺幽静美景 品味千年历史沉淀
- 诗句逐句释义
- “我爱鹤林寺,林藏石磴斜。”
- “长风松外引,远水望中赊。”
- “因洞余残碣,荒台遍野花。”
- “谁言伪君子,仰止欲生嗟。”
- 译文赏析
- 第一句“我爱鹤林寺,林藏石磴斜。”描绘了寺庙周围自然风光之美。通过使用“藏”字,诗人表达了对寺庙周围自然环境的赞美。
- “长风松外引,远水望中赊。”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向往。
- “因洞余残碣,荒台遍野花。”反映了寺庙内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 “谁言伪君子,仰止欲生嗟。”反映了诗歌主题,即通过仰慕古代圣贤来反思自己行为。
- 关键词注释
- “鹤林寺”:东晋时期创建,位于黄鹤山麓,是著名古寺之一。
- “爱”:喜爱、喜欢。
- “藏”:隐藏、蕴藏。
- “斜”:倾斜、偏斜。
- “引”:引导、招揽。
- “赊”:远、遥远。
- “因”:因为、由于。
- “余”:剩余、剩下。
- “残碣”:残余的石碑。
- “荒台”:荒芜的台阶。
- 相关景点介绍
- 南山景区:位于四川省邛崃市白鹤山上,是南山景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它创建于晋元帝大兴年间,最初名为“竹林寺”,俗称“古竹林”。古代的鹤林寺规模很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门。近年来修缮完善,是一座幽静的深山寺院。
- 黄鹤山:位于鹤林寺附近,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形态而闻名。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 历史与文化背景
- 鹤林寺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元帝大兴四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南朝宋武帝刘裕游息于此,黄鹤飞舞其上,后因永初年间改竹林寺为鹤林寺。历代均有修缮和扩建,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 诗词鉴赏与现代意义
- 本首诗通过对鹤林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的热爱之情。在现代社会中,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启示人们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同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