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家池上最风流,却道山公醉未休。
残柳影斜还系马,折荷声乱不惊鸥。
且同太白三人饮,更上元龙百尺楼。
借问泉边明月下,有谁独跨九龙游。
秋晚过秦园适值公宴避之遂登酒楼独酌醉后作
习家池上最风流,却道山公醉未休。残柳影斜还系马,折荷声乱不惊鸥。
且同太白三人饮,更上元龙百尺楼。借问泉边明月下,有谁独跨九龙游。
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注释与译文:
- “习家池上最风流”:习家池上非常迷人,风景如画。
- “却道山公醉未休”:但人们说山公(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的醉酒还未结束。
- “残柳影斜还系马”:斜阳下,残柳的影子映在马上。
- “折荷声乱不惊鸥”:荷花的声音杂乱无章,却不惊扰鸥鸟。
- “且同太白三人饮”:暂且与李白一同饮酒。
- “更上元龙百尺楼”:更登上元龙(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建造的百尺高楼。
- “借问泉边明月下”:借问泉边明月之下是谁在独自行走?
- “有谁独跨九龙游”:究竟谁能够独自跨越九龙桥。
- 赏析:
- 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的景象,诗人在习家池边遇到一场宴会,为了避开而登上了一座高楼上独酌。诗中通过对习家池上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
- 诗中的“醉后”一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 “残柳影斜还系马”和“折荷声乱不惊鸥”等句子,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这种心境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的赞美上,也体现在对人生的深刻体悟上。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引人深思。
此诗是清代诗人过炳耀的作品,通过对习家池上景色的描绘和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通过与历史上人物的联想表达出超然物外的心境,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