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沉沉昼漏长,轻阴树底咽啼莺;
楼台深锁无人到,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①庭院沉沉:形容时间很长,天色很暗。②昼漏长(zhòu lòu):指白昼的漏壶水声很长,象征时光的漫长。③轻阴树底:树荫下,指庭院深处。④咽啼莺:即“莺啼”,形容黄莺啼叫的声音。⑤楼台深锁:指楼上的窗户门紧闭着。⑥向日倾:葵花面向太阳生长,这里比喻诗人面对艰难时世而不改其志向。

【译文】

庭院深深的白昼里传来长长的漏声,树荫下黄莺低声悲泣;

楼台深锁,不见有人来往,只有葵花向着太阳倾斜!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光绪十二年春,是作者被贬到边远之地后所作。诗中以物拟人,借物抒情,借葵花自励自勉,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仍保持高尚节操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清新流畅,情致缠绵悱恻。

首句“庭院沉沉昼漏长”,点明时间已是黄昏时分,庭院沉沉,说明时间过得很慢,天已黑了,暗示出诗人此时正处在一种孤独寂寞之中。次句“轻阴树底咽啼莺”,描写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在树荫下,一只黄莺正在低声悲泣。这声音虽然细小,但足以使人感到它的哀怨之情。黄莺的啼声本是悦耳的,然而此刻却似乎带有一丝凄凉之感,让人不免为之动容。

第三句写“楼台深锁无人到”,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楼台深锁,无人往来,更显得空寂冷清。这一句与上文“庭院沉沉”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寂静而又凄凉的背景。

最后两句“惟有葵花向日倾”,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这里的“葵花”并非实指,而是用来形容诗人本人。诗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尚节操和坚定信念,就像葵花一样向着阳光生长。这一形象既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也寄托了他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幽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所选用的自然景物——黄莺、树木、楼台、葵花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它们不仅各自具有独特的意象,而且彼此之间相互映衬,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艺术氛围。此外,诗句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音韵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