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聚散却无凭,阅历深时觉岸登。
旧日南辕今北辙,分明迎送在兰陵。

【注释】

丁卯:清同治六年。

兰陵:即今江苏兰陵县,古为兰陵郡。

【赏析】

此诗作于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诗人与兄及子同赴苏州,途经江苏兰陵,有感而作。

首联写行程,点明时间、地点和行踪。萍踪聚散无凭依,意谓行踪不定,如浮萍随流,难以捉摸,故用“萍踪”比喻自己。阅历深时觉岸登,意思是说经历得多了就懂得多了,所以觉得人生就像登上岸一样。

颔联写感慨。旧日南辕今北辙,是说过去向南行走现在却向北走,这是比喻自己当初的志愿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分明迎送在兰陵,是说自己虽然到了兰陵这个地方,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欢迎。

末联写对兰陵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作者在这首诗中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