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经济,独有千秋,正我朝柱石相期,讵中道摧残,筹笔未终,谁消边衅?
义故恩私,于焉两世,恸先子涓埃莫报,又孤儿零落,瓣香和泪,哭向天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其内容大意和情感主旨;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并结合诗中所运用的手法来分析其艺术效果;最后再进行必要的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然后再对应“译文”,最后还要附上“赏析”。这三步要同时完成,难度较大,但只要认真审题,按要求作答,还是能够完成的。本题中的第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既是全诗的总结,又是对全诗的概括和升华。第二、三两句则是对第一句的具体阐释和阐发。第四句则承上启下,引出了后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挽曾纪泽联

文章经济,独有千秋,正我朝柱石相期

(此联为挽联,挽联又称挽歌,是哀悼死者的对联)

正:正是,正是

我朝:我的朝廷

柱石:支柱国家的重要人物或栋梁之材

相期:相互期许

讵:岂

筹笔未终:还未用完笔墨

谁消边衅:(我们)谁去消除边境上的祸患

义故恩私:道义上的原因和私人的情意

于焉两世:在这里度过两个朝代

恸先子:悲痛先父

涓埃莫报:微尘不足以报答

又孤儿零落:又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瓣香和泪:捧着香炉哭泣

哭向天涯:痛哭到天边

赏析:这首诗是1869年曾国藩在湖南办理团练时写给曾纪泽的一封家书中的挽联。挽联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称呼或称谓,后部分是悼念词。此诗即如此。诗的前半部分,是说曾纪泽在政治方面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文章、经济等才能,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称颂。后半部分,诗人则以悲痛的心情,对曾纪泽的不幸遭遇,表示深深的哀悼。全诗既有对曾纪泽的赞誉,也有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