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知奢华非,不言俭之过。
无奈太俭乎,不妨贺一贺。
书案腿三条,靠墙是良佐。
桌面真凸凹,写字遭坎坷。
椅子无上圈,竖柱小心坐。
倘遇冒失人,隔裤真攘破。
夜壶提系无,捧来高阁卧。
唇亡与寒齿,难以阁阳货。
除灰使粪篓,可代柳箕簸。
何物为提梁,马辫䌁可作。
笑话非妄谈,不然当面唾。
都是好东西,破驴对破磨。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诗句解析:
- 岁辛亥 - 指的是辛亥年。
- 余在博古刘庄韵谱三兄处佣书 - 我在博古刘庄的一家书店里做临时工。
- 东西相得 - 形容工作与生活的和谐。
- 常作笑谈 - 经常开玩笑、说笑。
- 恣意诙谐 - 任意地开玩笑,没有拘束。
- 麦秋 - 麦收的季节。
- 学徒登麦 - 学徒去收割麦子。
- 独闷坐无聊 - 独自坐在一个地方感到无聊。
- 洒扫书斋 - 清理和整理书房。
- 芟除学院灰尘 - 清除书房中的尘埃。
- 苦无簸箕 - 苦于缺乏簸箕(一种用于收集谷物的工具)。
- 因寻以破粪篓代之 - 于是寻找了一个破旧的粪篓作为替代品。
- 提梁用马辫䌁一根 - 提梁是用一根马辫做成的。
- 岌岌乎断矣 - 情况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断裂。
- 遂有感而作 - 因此有了感伤之情而作诗。
译文:
在辛亥年的秋天,我在博古刘庄的一家书店做临时工。我们相处得融洽,常常开玩笑说笑,生活无忧无虑。正当小麦收割的时候,我独自坐在那里感到无聊。我清理我的书房,扫除了尘埃。然而,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工具来收集谷物,我只好找了一个破旧的粪篓来代替它。我使用一根马尾毛制成的提梁,情况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断裂。因此,我有了感伤之情而作诗。
注释及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辛亥年秋天的经历。他在博古刘庄的书店做了一名临时工,与同事们相处融洽,经常开玩笑说笑。正当小麦收割的季节,他独自坐在书房里感到无聊。由于缺乏工具来收集谷物,他不得不使用破旧的粪篓来代替它。最后,他因为这种情况而有了感伤之情而作诗。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反思。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