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随官好,谤与名俱,岭海坠鸢终所历;
境以世迁,人同春去,衡阳归雁有余哀。
【注释】
挽袁海观联:为袁海观(袁可立)写的挽词。海观,即袁可立,字仲淹,号鹤鸣长者,明朝末年抗清名将。
政随官好:指袁海观生前为官清廉正直。
谤与名俱:指袁海观生前受到诽谤和赞誉。
岭海坠鸢终所历:指袁海观生前在岭南地区任职期间,经历了多次挫折,如同飞鸟坠落般艰难。
境以世迁:指袁海观一生经历的变迁。
人同春去:形容袁海观离开人世后,留下的只是一片凄凉和哀伤。
衡阳归雁有余哀:形容袁海观去世后,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依然深刻。
赏析:
这首诗是袁可立为他的好友、抗清名将袁海观所写的挽词。诗中通过描绘袁海观的一生经历,表达了对其深厚的友情和对其离世的哀悼之情。
“政随官好,谤与名俱”,这句诗表达了袁海观生前为官的清廉正直。他始终坚守原则,不受外界诱惑,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然而,这也使他成为了敌人的目标,遭受了无数的诽谤和攻击。
“岭海坠鸢终所历”,这句诗描绘了袁海观在岭南地区的任职经历。他在岭南地区度过了无数个日夜,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如同一只坠入陷阱的鸢鸟,无法自拔。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笔财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境以世迁,人同春去”,这句诗表达了袁海观一生经历的变迁。他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奋斗,无论是战乱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袁海观也不得不离开人世,留下了一片凄凉和哀伤。
“衡阳归雁有余哀”,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袁海观去世后,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就像衡阳的归雁,虽然已经飞回故地,但仍然带着深深的哀伤。这是因为人们深深地怀念着袁海观,希望他能再次回到人们的身边。
这首诗通过对袁海观一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忠诚和信仰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