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松下人,清才粲如玉。
赋诗三十年,鲍谢踵芳躅。
行吟钴鉧潭,坐对匡庐瀑。
今古才人宦迹同,江州司马柳州牧。
君方蒿目赋舂陵,未许松风卧空谷。
平生雅嗜在林泉,画里秋山映书绿。
我辟龙眠烟际峰,为种青松间梅竹。
待子功成返旧山,共住青溪饮黄犊。
题江眉瞻太守秋树读书图
我爱松下人,清才粲如玉。
赋诗三十年,鲍谢踵芳躅。
行吟钴鉧潭,坐对匡庐瀑。
今古才人宦迹同,江州司马柳州牧。
君方蒿目赋舂陵,未许松风卧空谷。
平生雅嗜在林泉,画里秋山映书绿。
我辟龙眠烟际峰,为种青松间梅竹。
待子功成返旧山,共住青溪饮黄犊。
【注释】
1、江眉瞻:江州刺史眉山公(苏轼)的字。
2、清才粲如玉:比喻其文采超群。
3、赋诗三十年:指苏辙自青年时起,至老仍勤于写作。
4、鲍谢:指唐代诗人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5、舂陵:地名。在湖南省,是西汉末年刘歆的故乡。
6、蒿目:眼望远方,这里指远大志向和抱负。
7、松风卧空谷:用晋陶潜《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诗意。
8、龙眠:指安徽休宁县的龙山风景名胜区,也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隐居地。
9、青溪:在安徽歙县北,是欧阳修退隐后常游宴之地。
【赏析】
这是一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赏景、饮酒作诗的图画,充满了浓郁的山水田园情趣。
首句写自己欣赏友人,喜爱他的为人;颔联写自己与友人的交往及友情;颈联写友人游览山水的豪兴;尾联则写自己希望友人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全诗洋溢着浓厚的友谊之情和高洁的情操。
此诗是作者为江州的长官眉山公所作。江州即今江西九江市,当时属浔阳郡管辖。东坡曾知此郡,故以此诗为眉山公祝寿。《东坡志林》卷三载:“东坡守杭日,眉公以《送别》二首示余,余为次韵。”又云:“予昔年作《送别》,其词有‘我欲穿花寻路,直入孟珠波底’之语,时为病疟所苦,乃作是诗。”可知东坡当时因病在身而未能赴任。东坡于宋哲宗元祐五年(西元一〇八〇年)二月十二日自徐州移守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三月七日离杭州往湖州,四月十五日到湖州。五月三日,东坡与友人王巩登雷峰塔观海潮,作《夜泛西湖四首》,其中第二首云:“白浪翻空似雪飞,挺然不动浩难违。有时倒挂水晶柱,日夜冲涛打水衣。”可见东坡此时已病愈。
此诗前半部分写东坡与友人的交往及其友情,后半部分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美好未来的祝愿。全诗结构严谨,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充分体现了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