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江南山,敬亭本幽绝。
摘来烟鬟中,佳荈名绿雪。
故人劳见遗,莺花晚春节。
香如兰露滋,色比清泉冽。
瀹向晴窗下,恐为尘滓亵。
细啜咏新诗,风味谁能别。
【注释】
- 敬亭:古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县东南。绿雪:茶的别称。
- 春雨江南山:指江南多雨的季节。
- 烟鬟:形容女子发髻蓬松如云,也形容云雾、雾气。
- 佳荈:好茶。
- 故人:老朋友。劳见遗:见赠。见《论语·子罕》。
- 莺花:春天的鸟叫和花朵。
- 清泉冽:清凉的水。
- 瀹(yuè):泡茶,烹茶。
- 香如兰露滋:像兰花散发出来的香气。
- 色比清泉冽:颜色比清澈的泉水还要白。
- 清诗:清新脱俗的诗。
【赏析】
施愚山,施闰章,字愚山,号愚山居士,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兼诗人。这首诗是施愚山对友人赠送的茶叶(敬亭绿雪)表示感谢的答诗。全诗四十六字。
“春雨”两句写茶树生长环境。江南地区多雨,所以春雨时节,茶树生长得特别好。敬亭是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因产茶而得名,其茶质优而味美。
“摘来烟鬟中”一句写采茶的过程。“烟鬟”形容茶芽细嫩,如美女的头发一般柔美,又如烟雾缭绕的山峰一般美丽。
“故人劳见遗”三句写友人送茶之礼。“劳见遗”,即麻烦见赐之意。“见”是见到的意思,这里用“见遗”表明友人的好意,表示自己很感激,很受宠若惊。“见遗”,指受人赠礼或馈赠东西,亦作“见贻”。
“莺花晚春节”两句写茶的品质及品饮时的环境。“莺花”为春风和煦、百花盛开的景象。“佳节”,美好的季节。“晚春节”,指暮春时节,也是一年当中最宜人的时期。此时天气温暖,万物复苏,正是品尝佳茗的好时节。
“香如兰”两句写茶香与茶色。“兰露滋”,比喻茶香沁人心脾;“清泉冽”则形容茶水纯净甘凉。
“瀹向晴窗下”五句写泡茶过程及茶汤的特点。“霁”(qì),晴朗天气转阴天的天空;“霁窗”,即是晴朗的窗户。这两句意思是说,把茶放到晴朗的窗户下慢慢泡着喝,以免被尘埃玷污。
最后两句写喝茶的感受。“新诗”,新鲜的诗歌;“风味”,这里指茶的风味。“风味谁能别”,意谓此茶的风味独特非凡,难以与他人相区别。
这首诗写得细腻生动,既写出了茶的产地、品质,又写出了泡茶的过程及其特点,同时又写出了品茶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友人送茶之礼及茶之美的深深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