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匡庐来,弭节慈仁寺。
予当花市开,肩舆时一至。
珠玑罗绮前,趋走不停视。
惟向卖花翁,低迷苦留迟。
太守笑予狂,秉心尚童稚。
为作买花行,纵横数百字。
嗟予林壑性,卉木有奇嗜。
十年客京国,苦负平生意。
幽燕气寒冽,风日江南异。
浊苦街头泉,硗确城中地。
嘉树与芳草,纵爱何由莳。
诘屈盆中梅,花稀色憔悴。
豪家温室中,不惜千钱费。
一入寒士宅,枯槁旋委弃。
惟有野草花,予力犹能致。
聊分薄俸钱,窗前博菁翠。
何当归旧山,卜筑营花事。
泉甘复土肥,树石间罗置。
千株种梅桃,十亩裁荷芰。
柳岸任萧疏,竹房自清閟。
繁艳付莺声,馀香分蝶翅。
高咏买花行,为君一扬觯。
江眉瞻太守为我作《买花行》读之赋此客人从庐山来,在慈仁寺停下。
我应当花市开放时,常常乘车去那里。
珠宝罗绮前,人们快步不断看。
只有卖花翁,显得低沉又迟疑。
太守笑我太疯狂,心地还是童稚态。
为他作《买花行》,纵横数百字。
感叹我有林壑性,对花草有特别喜好。
十年客居京城国,辜负了平生意。
幽燕气寒冽,风日江南不同。
街头的苦水泉,城里的土质硗确。
好的树和香草,纵使喜爱也无法种植。
弯曲的盆中梅,花稀色憔悴。
豪门大宅温室中,不惜千钱花费。
一旦进入寒士家,枯槁随即被抛弃。
只有野草花,我能尽力照顾。
聊分薄俸钱,窗前种菁翠。
何时归故乡旧山,建房屋种植花木。
泉水甘甜又土质肥沃,树石间排列着。
千株植梅百株桃,十亩裁荷芰。
柳岸任萧疏,竹房自清谧。
繁艳由莺声传递,余香分翼翅飞去。
高唱《买花行》,为君一扬觯。
【注释】
①买花行:乐府诗篇名,属《相和歌辞》。内容为描写买花、赏花、爱花及咏花等。②匡庐:即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③弭节:驻车。④予:我。⑤肩舆:轿子。⑥珠玑:指珍珠玉石。⑦趋走:急匆匆。⑧惟向:只因为。⑨秉心:本心。⑩童稚:纯真幼稚。⑪买花翁:卖花人。⑫林壑:山林水涧,泛指自然山水。⑬卉木:草木花卉。⑭奇嗜:奇特的爱好。⑮京国:京城,这里借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⑯苦负:非常可惜。⑰阴气:寒冷湿润之气。⑱风日:风雨日光。⑲盆中梅:盆栽中的梅花。⑳稀色:稀疏的颜色,凋零的样子。㉑豪家:豪门贵族之家。㉒温室:暖房。㉓寒士:贫寒读书之人。㉔枯槁:干枯枯萎,形容受冷落而憔悴无生气的样子。㉕野草花:野生的花草。㉖博:博取,争取。㉗繁艳:艳丽华美。㉙莺声:黄莺叫声。㉚馀香:残存的香气;芳香的气味。㉛清閟:幽静肃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一幅画之后写下的一首诗,描绘了画家画的一幅《买花行图》,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第一句“客来自庐山”,点明画家所绘图画的背景,庐山,一个著名的风景胜地,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所以此处以“客来自庐山”作为开端,既表明画中所表现的是庐山风光,也暗示了这幅画与庐山有着密切关系。“来”字,还暗示了画面上人物的身份——一位游历于庐山的游客。
第二句“当花市开”,承接第一句,点出时间——正值花市开放之时,花市是古代城市中专门经营鲜花的市场,是市民们喜爱的场所,诗人在这里说“当花市开”说明他此时正在花市中观赏美丽的花朵,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绘画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画家对他了解的透彻。
第三句“袖舆时一至”。诗人乘坐轿子,不时地去花市游览的情景也被描绘出来,进一步衬托出了诗人对花市的喜爱之情。
“珠玑罗绮前,趋走不停视”。珠玑,即珍珠、宝石之类,这里指各种珍贵的装饰品;罗绮,是指精美的丝绸织物;前,指眼前;趋走,指匆忙奔走;视,观察。诗人站在琳琅满目的珍饰面前,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惟向卖花翁”,诗人的视线突然转向了卖花人。卖花人是花店的主人,也是画家所要表现的人物之一。卖花人的形象是朴素的劳动人民,他辛勤劳作、诚实守信、热情好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低迷苦留迟”一句,生动传神地勾勒出卖花人那憨厚朴实的外貌以及其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低迷”指低头沉思的样子,“苦”是艰难的意思;“留迟”指逗留时间过长。“郁闷”,心情不畅快。“笑予狂”一句是说诗人觉得卖花人的淳朴可爱,而自己则过于拘泥于礼法,行为举止未免过于狂放不羁。这既是一种自我调侃,也是一种自我解嘲,表现了诗人那种率真洒脱、不拘小节的可贵品格。
第四句“太守笑予狂”,写太守对诗人行为的嘲笑和讥讽。“太守笑”是说诗人的行为引起了太守的关注;“予狂”是说我太狂妄了,这里用反语表达诗人内心的谦虚。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与太守之间亲密无间的友好关系,又揭示了他们性格上的共同点——率直、爽朗。
第五句“为作买花行”,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写作内容。《买花行》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乐府诗篇,全篇共四十二句,其中“为谁成此堂,我今无资金。”以下四十一句都是围绕“买花”这个中心话题展开的,诗人在这首《买花行》中将卖花人和卖花人的生活情景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六句“纵横数百字”是说《买花行》篇幅很长,有几百字之多,诗人在这幅画中看到了这篇长篇大论的《买花行》,可见画家对这首诗的精心描摹。
第七至第十句,诗人分别描写了卖花人、买花者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易过程。“嗟予林壑性,卉木有奇嗜”,写诗人对山林景物的喜爱,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卖花人的羡慕之情;“十年客京国,苦负平生意”,写诗人多年来身居京城,过着寂寞无聊的生活,没有机会欣赏到如此美丽的花儿;“幽燕气寒冽,风日江南异”,写诗人来到江南后感受到的不同寻常的自然景观;“浊苦街头泉,硗确城中地”,写诗人在京城街头见到的污浊的河水和荒凉的土地;“嘉树与芳草,纵爱何由莳”,写诗人在京城看到的美好景物却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玩;“诘屈盆中梅,花稀色憔悴”,写诗人在京城看到的美丽梅花却因缺乏水分而凋谢了;“豪家温室中,不惜千钱费”,写京城中富家的温室里种植着昂贵的名贵花卉;“一入寒士宅,枯槁旋委弃”,写诗人回到自己的寒素之家后看到的荒凉景象;“惟有野草花,予力犹能致”,写诗人虽然身处贫贱之地,但仍然能够欣赏到美丽的野草和野花。
第十一至第二十三句,诗人接着描写了诗人在画中所看到的卖花人和买花人之间进行的交易过程:“聊分薄俸钱,窗前博菁翠”,“何当归旧山,卜筑营花事”,“泉甘复土肥,树石间罗置”,“千株种梅桃,十亩裁荷芰”,“柳岸任萧疏”,“竹房自清閟”,“繁艳付莺声”,“余香分蝶翅”,“高咏买花行,为君一扬觯”。这些句子既写出了卖花人的热情款待,也写出了买花者的豪爽大方;既写出了他们的相互尊重,也写出了他们的互相信任。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对于《买花行》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是多么得深刻和准确。
最后两句“高咏买花行,为君一扬觯”,是说诗人在观赏完这幅画之后,高声朗诵《买花行》并为之献酒庆贺。“高咏”指的是高声朗诵,“一扬觯”则是古代的一种饮酒礼仪,用以表示敬意和庆祝之意。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画中所表现的内容的高度评价和赞赏之情,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画家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两句诗还透露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入微和对诗歌艺术的高度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