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桑柘栖鸡豚,结庐在中野。
春菑方扶犁,秋禾倏盈把。
野老乐时和,高枕瓜棚下。
田家老瓦盆,新醪月中泻。
击鼓赛先农,调瑟娱方社。
何必桃花源,此境足潇洒。
风尘久误人,我岂悠悠者。
愧无风人笔,爱此不能写。
【注释】:
(1)《诗经·豳风》:又称“西周风”,是西周时期的诗歌,主要反映平民的生活。
(2)小雅:中国古代诗歌总集,分为《小雅》、《大雅》等。
(3)桑柘:指桑树和柘树。
(4)鸡豚:泛指家禽家畜。
(5)中野:田野之间,指农村。
(6)菑(zī):除草。扶犁:拉着犁。
(7)盈把:满把。
(8)瓜棚:夏天用来乘凉的竹制架子,也泛指瓜架。
(9)瓦盆:陶制的水器。
(10)先农:古代称神农氏为“农皇”,故称农业为“先农”。
(11)调瑟:调节琴瑟。方社:土地神。
(12)桃花源: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在现今的湖南桃源县。
(13)此境:此处的境界,指诗中的田园生活。
(14)潇洒:闲适自在。
(15)风人:有高洁操守的人。
(16)悠:悠闲、从容的样子。
(17)愧无:遗憾自己不能。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安逸与自足,抒发了诗人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首联“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回忆了自己曾经喜爱诵读《诗经·豳风》和《诗经·小雅》的经历。这两部作品都是古代的经典之作,反映了当时平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
颔联“桑柘栖鸡豚,结庐在中野。”描绘了农村的自然景象:桑树和柘树上栖息着鸡和猪,而人们则在田野之间搭建了房屋,过着简单而又充满田园气息的生活。这里的“中野”是指田野之间,即农村。
颈联“春菑方扶犁,秋禾倏盈把”进一步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春天,他们正在田间除草;秋天,庄稼已经丰收。这里的“倏盈把”形容庄稼的丰盛程度之快,仿佛一转眼的功夫就能装满一把。
尾联“野老乐时和,高枕瓜棚下。”则是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写照。农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他们可以安心地躺在瓜棚下的床上,度过悠闲的时光。
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