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农家儿,少小习耘耔。
鸠鸣杏花白,偕举西畴趾。
三春风雨中,九秋霜露里。
妇馌复男耕,举室无停晷。
夏耨良苦辛,亭午日华紫。
背方炙骄阳,足且濡浊水。
我来陇亩间,慨叹不能止。
熟知土物艰,焉敢厌糠秕。
聊用作短章,庶以诫淫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诗句释义:

  • 短衣农家儿:指农民的孩子,他们的衣物短小。
  • 少小习耘耔:从小学习耕种。
  • 鸠鸣杏花白:春天,鸠鸟在开满白花的杏树下鸣叫。
  • 偕举西畴趾:一起举起犁头耕作。
  • 三春风雨中,九秋霜露里:描述了一年四季的辛勤劳作。
  • 妇馌复男耕:妇女和男子一起劳作。
  • 举室无停晷(guǐ):整个家庭没有停止劳动,形容勤劳。
  • 夏耨良苦辛:夏天除草非常辛苦。
  • 亭午日华紫:正午时太阳的颜色是紫色。
  • 背方炙骄阳:背着火炉烤着烈日,形容炎热。
  • 足且濡浊水:脚被泥水沾湿了。
  • 我来陇亩间:我来到田间地头。
  • 慨叹不能止:感慨叹息无法停止。
  • 熟知土物艰:了解土地的艰难。
  • 焉敢厌糠秕(bǐ)?:怎能嫌弃粗粮呢?表示不贪求富贵,不贪图享受的态度。
  • 聊用作短章,庶以诫淫侈:姑且作一篇文章,用来劝导人们不要奢侈浪费。

译文:
农家孩子从小就开始劳作,春天有鸠鸟在杏树下啼鸣,秋天稻谷成熟时,他们一起收割。一年四季无论风雨还是霜露,都在辛勤劳作。妇女和男子都忙于农耕,整个家庭都没有停歇。夏日除草很辛苦,正午太阳下泥土变紫。虽然顶着烈日,但双脚都被泥水浸湿。我来到田间地头,感叹时光匆匆,感慨叹息无法停止。我知道土地的艰难,怎敢嫌弃糠秕?姑且作一篇文章,用来劝导人们不要奢侈浪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感情。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韩愈表达了对农民的敬意和对土地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