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带京口,控驭称要地。
海邦届吴越,星罗联指臂。
各列水犀营,清时饬武备。
特简丰沛英,卫霍领骠骑。
六龙御东南,神武麾七萃。
霜雪耀戈甲,荼火望旌帜。
射侯必饮羽,鹰隼逊猛鸷。
圣泽靡不周,师徒悯劳勚。
爰歌采薇篇,饮食亦古义。
遍锡上方金,共沐投醪赐。
诗句释义:
- 秣陵带京口 - “秣陵”指的是南京,古代称南京为秣陵。”带京口”表示连接或接壤于京口地区。
- 控驭称要地 - “控驭”指控制和驾驭。”称要地”表明这个地方极其重要。
- 海邦届吴越 - “海邦”是指沿海地区的国家。”吴越”是春秋时期对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的称呼。
- 星罗联指臂 - “星罗”形容密集如星辰。”联”在这里表示连接。”指臂”指如同手臂一样相连的部分。
- 各列水犀营 - “水犀”指的是水牛,因其皮肤像犀牛皮一样坚韧而得名。这里可能是指驻扎的军队以水牛作为防御设施。
- 清时饬武备 - “清时”指清明的时代或时代。”饬”意为整顿、加强。”武备”指军事设备。
- 特简丰沛英 - “特简”指特别挑选或选派。”丰沛”可能指富裕或充沛。
- 卫霍领骠骑 - “卫霍”可能是对历史上著名将领霍去病的误写或代称。”骠骑”是一种古代的骑兵单位。
- 六龙御东南 - “六龙”常用来象征帝王,此处可能指皇帝或者高级官员。
- 神武麾七萃 - “神武”可能指的是强大的力量或英勇的行为。”麾”意为指挥,”七萃”可能指的是七个部队或力量。
- 霜雪耀戈甲 - “霜雪”指寒冷的霜和雪,”戈甲”指古代兵器和铠甲。
- 荼火望旌帜 - “荼火”可能是指燃烧的火焰,也可能是形容战乱。”旌帜”是古代军队中用来标示方向和位置的标志。
- 射侯必饮羽 - “射侯”可能是对弓箭手的误写或代称。”饮羽”指用弓箭射击后将箭羽拔出的动作。
- 鹰隼逊猛鸷 - “鹰隼”指的是猛禽,”逊”意为逊色,”猛鸷”是形容非常凶猛的样子。
- 圣泽靡不周 - “圣泽”指的是皇上的恩泽,”靡不周”表示无一例外,普遍覆盖。
- 师徒悯劳勚 - “师徒”指士兵和他们的家人,”悯劳勚”意味着感到悲伤和疲惫,可能是因为战争导致的伤亡或损失。
- 爰歌采薇篇 - “爰歌”可能是指歌唱,”采薇篇”可能是指某首关于采摘薇菜的诗歌或歌曲。
- 饮食亦古义 - “饮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食物和饮料,”古义”可能是指古代的礼节或习俗。
译文:
南京与京口接壤,控制着整个江南地区,这里是极为关键的要地。在广阔的海疆上,靠近吴越之地,军队如同手臂一般紧密相连。士兵们分别驻守着水犀营,在清明的时代里严整军备。特别选拔了丰沛地区的英才,他们如同霍去病带领骠骑那样英勇。皇帝亲自驾驭东南,展现出无比的神武之威。七支部队如同霜雪一般闪耀着铠甲的光芒,敌军的旗帜被我们射落。士兵们必须拔出箭头,犹如鹰隼般凶猛。皇帝的恩泽普及到每一个角落,士兵们因为战争感到悲伤和疲惫。我们唱起了古老的歌,食物和饮料都是古代的传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军事画面,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到军队的部署,再到皇帝的威严和士兵的生活状态,都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军队的深厚情感。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于英雄的敬仰。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感和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