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万类转庞鸿,宫羽皆含正始风。
格律尚存元气在,时人莫漫诮崆峒。
【注释】
万类:各种。庞鸿:大雁。宫羽:指音乐的调式、音阶。元气:自然之气或宇宙之本原。崆峒:山名,在今陕西。时人: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杜甫一生以“诗史”自命,而此诗却与李献吉的集子有关。《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献吉有《文集》二十卷。李献吉即李肇。李肇字休明,长安人,曾官国子博士,后因事被贬,死于岭南。杜甫写此诗时,李肇已死,但杜甫仍怀念他,并把李肇比作正始时期的阮籍、嵇康,称他的诗歌为“正始风”。李肇是唐代中期的文人,其诗学汉魏六朝之风,主张言简意赅,反对雕琢堆砌,与当时流行的“苦吟”诗风形成鲜明对比。杜甫认为李肇的这种创作风格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首句“清时万类转庞鸿”,意为盛世之时,万物都在发生变化,这里特指鸟类的变化。庞鸿即大雁,因为迁徙时群集飞行,所以形象地比喻了万物变化。第二句“宫羽皆含正始风”,意为所有的音乐都充满了正始时期的风格。正始是三国时期曹魏初年的一个年号,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被称为“正始风格”,特点是简洁明快、清新脱俗。这里的宫羽指的是音乐中的宫音和羽音,宫羽都是音乐的基本音阶,这里用来概括整个音乐的风格。
第三句“格律尚存元气在”,意为尽管时代已经变了,但音乐的格律仍然存在,而且这些格律还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生命力。这里的格律指的是音乐的规律和结构,元气是指自然之气或宇宙之本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音乐的规律和结构仍然保留着,而这些规律和结构中也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生命力。
最后一句“时人莫漫诮崆峒”,意为当时的人们不要随意诋毁李肇(即李肇)的名声。这句话是在批评当时的一些文人只注重形式技巧而忽视内在精神的做法。崆峒山位于今陕西,是古代道教的圣地之一。这句的意思是说,当时的人们不要随意诋毁李肇(即李肇)的名声,因为他的音乐风格代表了自然之气或宇宙之本原,而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学习和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