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壑朝堂秉政初,士林风节更何如。
当时犹有辞荣者,屡降南朝凤纸书。

注释:

秋壑朝堂秉政初,士林风节更何如。

当时犹有辞荣者,屡降南朝凤纸书。

秋壑:指陈理宗。秋壑朝堂秉政初,指陈理宗刚登基时,开始执政。

士林:指的是士大夫阶层。风节:指人的品格和节操。

当时:指陈理宗在位期间。

辞荣:指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保持自己的清高品格。

屡降:多次下达诏书。

南朝:指南宋时期。

凤字书:指书信、公文等。

赏析:

这首五律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述陈理宗即位之初的政治环境,反映了当时士林中的风节人物。

首句“秋壑朝堂秉政初”,描述了陈理宗刚刚登基,开始执掌朝政的局面。这里的“秋壑”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陈理宗的年齤之年,而“朝堂”则代表了他所处的政治舞台。

第二句“士林风节更何如”,进一步强调了当时士林中人坚守风节的品质。这里的“风节”是指士人的高尚品德和节操,与前一句的“朝堂”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当时士林的风貌。

第三句“当时犹有辞荣者”,则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这里提到的“辞荣者”指的是那些拒绝高官厚禄诱惑,保持自己清高品格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陶渊明等人。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最后一句“屡降南朝凤字书”,则将话题引向了南朝的历史。这里的“南朝”指的是南宋,而“凤字书”则是指书信、公文等。这句话暗示了陈理宗在位期间,曾经多次下达过有关士人行为的诏令,这些诏令体现了朝廷对士人行为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整首诗歌通过对陈理宗时代的政治环境和士林风气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士人坚守风节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