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让连枝尽不如,孤根双萼自扶疏。
影留东壁三更月,香覆西清一卷书。

交让连枝尽不如,孤根双萼自扶疏。

影留东壁三更月,香覆西清一卷书。

注释译文赏析

一、诗词释义

  1. 交让连枝尽不如: 描述了两种植物的比较,一种是相互让步的连枝,另一种是独立生长的孤根。此处表达出即便是互相依存的植物,也无法比拟独立生长且更加茁壮的植物。

  2. 孤根双萼自扶疏: “孤根”指的是一株单独的梅树,而”双萼”则是指其花蕾的两个部分。这两句诗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不拔和自然之美。

  3. 影留东壁三更月: 描述月亮的影子停留在东壁上,暗示了夜深时分的自然美景以及诗人沉浸在美好景致中的情感状态。

  4. 香覆西清一卷书: 这里用香气来比喻梅花的芬芳,同时也象征着书籍的香气,表达了读书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

    二、译文

    在懋勤殿盆中种植的古梅,正值花期,我为此吟咏四首。其中第三首写道:
    交让连枝虽不如,孤根双萼自扶疏。
    影子留在东壁三更月,香气覆盖西清一卷书。

    三、赏析

    1. 艺术手法

  • 对比与象征:通过“交让连枝”与“孤根双萼”的对比,不仅展示了梅花的坚韧与独立性,还巧妙地将梅花的生命力与人类的情感联结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意象运用:诗中的“影子”、“三更月”和“一卷书”等元素,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知识的重要性,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2. 情感表达

  • 孤独与坚强并存:通过对“孤根”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孤独与坚强并存的赞赏,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文化内涵: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品质和对知识的尊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通过对懋勤殿盆中古梅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其在夜晚的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顽强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孤根”与“双萼”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不拔和生机勃勃,通过光影变化和香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同时,此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知识文化的尊崇,是一首兼具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