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沼春流石岸平,迎凉拟构屋三楹。
欲教飒飒清风满,安得阴阴灌木成。
好种碧梧笼小閤,最宜修竹带高城。
板桥南北留闲地,看取波光与月明。
寄二儿廷玉兼示六侄
曲沼春流石岸平,迎凉拟构屋三楹。 欲教飒飒清风满,安得阴阴灌木成。 好种碧梧笼小閤,最宜修竹带高城。板桥南北留闲地,看取波光与月明。
注释:
- “曲沼”:曲折迂回的池塘,这里形容曲沼中的水流清澈、蜿蜒曲折。
- “春流”:指曲沼中流淌的春天的河水。
- “石岸”:指的是曲沼边用石头铺成的河岸。
- “迎凉”:在炎热的夏天里,人们喜欢在凉快的地方避暑。
- “拟构”:打算建造。
- “三楹”:古代房屋的一种计量单位,表示建筑的三个支柱。
- “欲教”:想要教会。
- “飒飒”:形容风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清风拂面的感觉。
- “阴阴”:形容词作动词,指植物茂盛的样子。
10.“灌木”:灌木是指那些生长速度较快,丛生密集的小型树木。
- “好种”:好的选择。
12.“碧梧”:一种绿色而美丽的梧桐树。
13.“笼”:这里用作动词,意为环绕或围绕。
14.“小阁”:小屋的意思,这里指一个可以休息和观赏美景的小亭子。
15.“最宜”:最为合适。
16.“修竹”:修长的竹子,常用来比喻清雅脱俗的品格。
17.“带”:连接。
18.“高城”:高大的城市或建筑物,这里指高楼。
19.“板桥”:横跨两岸的桥梁,也泛指宽阔的水道。
20.“南”和“北”:代指南方和北方,泛指整个地区。
21.“闲地”:空闲的土地。
22.“看取”:观察或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曲沼中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场景,表达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曲沼、清风、灌木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小阁、修竹、高楼等建筑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