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东畔有幽居,门对扶桑日照初。
听履家声传棨戟,连镳名士盛簪裾。
讵知钩党因文字,不道穷奇在里闾。
贝锦雪消恩愈渥,紫宸前日下除书。

【诗句释义】

  1. 海滨东畔有幽居,门对扶桑日照初。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在海边的东畔,有着一座幽深的住所,门前是朝阳初升的太阳。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的居所和生活环境。
  2. 听履家声传棨戟,连镳名士盛簪裾。这里的“听履家声”指的是听到脚步声或说话声。“棨戟”是一种仪仗用具,这里用来象征名士的身份和地位。“连镳”意为骑马同行,“名士”指有才学的人士。“盛簪裾”则形容名士们的服饰华丽。这两句诗通过声音、仪仗和服饰等细节,展现了名士们的风采。
  3. 讵知钩党因文字,不道穷奇在里闾。这里的“钩党”是指因政治观点不同而结成的集团。“穷奇”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兽,这里用来形容地方上的邪恶势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纷争和地方恶势力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这些事件都是因为文字之争而起,而真正的问题却在民间深处。
  4. 贝锦雪消恩愈渥,紫宸前日下除书。这里的“贝锦”指的是珍贵的丝绸,“雪消”意味着冰雪融化。“恩愈渥”表示恩惠更加深厚。“紫宸”是皇帝居住之处,“除书”是指任命文书。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皇帝任免文书的象征意义,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宁。
    【译文】
    海滨东畔有幽居,门对扶桑日照初。
    听履家声传棨戟,连镳名士盛簪裾。
    讵知钩党因文字,不道穷奇在里闾。
    贝锦雪消恩愈渥,紫宸前日下除书。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房师即墨黄公赴任盐山的四首之二。诗人通过对黄公家门前的景色和氛围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其即将离任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门对扶桑,旭日东升,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这样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黄公将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诗人通过描述黄公家的声势和名士们的装束,展现了黄公的尊贵身份和名望。这种描写方式既表现了黄公的影响力,也体现了诗人对黄公的敬仰之情。
    诗人转向对政治和社会现象的反思。他指出,许多争斗和政治纷争都是由于政治观点的不同而引发的,而真正的问题其实存在于民间深处。这种看法既反映了他对政治现实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变化和皇帝任免文书的象征意义的描述,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宁。这种写法既富有诗意,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