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携尊初泛湖,新秋风月属吾徒。
相将高阁人逾迥,凭眺孤山鹤可呼。
岩壑四围环翠黛,波光千点散鲛珠。
湖中百幅云林画,领取烟峦第一图。

【注释】

1.向夕:傍晚。泛湖、登亭:泛舟于西湖,游览湖畔亭台。

2.相将:一起。高阁:指高耸的山峰。迥:远。

3.凭眺:手扶栏杆眺望。孤山:位于杭州城西,因山上有白塔一座而得名。

4.岩壑:岩石和沟壑。翠黛:青绿色的山崖。

5.波光:波浪的光华。千点:指无数。鲛珠:传说是鲛人的眼泪变成的珍珠,这里比喻水光。

6.云林画:指云中的山水画,也指云中景色。烟峦:云雾缭绕的山岭。第一图:最好的一幅画。

【赏析】

《秋夜同念斋泛舟登湖心亭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夜景图,表现了作者在西湖之滨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情趣。

首句写泛舟西湖,次句写泛舟所见。“向夕”,傍晚;“携尊”,携带酒樽;“泛湖”,泛舟于西湖;“初泛”,刚刚泛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分,我带着酒樽泛舟于西湖,新近看到的是月色皎洁,清风徐徐。”这是对泛舟西湖时的景物作了总的描写。

第三句写登临湖心亭所见。“相将”,一起。“高阁”,指的是湖心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一起登上高高的湖心亭,放眼望去,人显得格外遥远,可以看得很远。”这是对登亭时所见景物的描写。

第四句写凭栏远眺所见。“凭眺”,手扶栏杆远望。“孤山”,位于杭州市西湖西北岸,相传为吴越国王钱镠葬骨之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站在高高的湖心亭上,手扶栏杆远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孤山和那几只在孤山上飞翔的鹤。”这是对凭楼远眺所见景物的描写。

第五句写周围景物。“岩壑”指岩石和山沟峡谷。“四围”,周围。“翠黛”,青山的颜色,这里借代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四周都是环抱着青翠的山峦,湖水像千百颗珍珠般洒落其中。”这是在描绘湖光山色的美景。

最后一句写湖中景物。“波光”,“水波的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湖水中的波光万点,犹如散落在水中的千百颗珍珠一样。”这是在描绘湖中景物。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天夜晚一同泛舟湖上,共同欣赏着美丽景色的喜悦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