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河流向禁城东,古屋参差烟霭中。
匹马空庭秋草绿,寒鸦高树夕阳红。
霜催柳色凋秦塞,月傍砧声出汉宫。
尺素渐稀衣渐薄,可堪惆怅对秋风。

院中秋晚

御河流向禁城东,古屋参差烟霭中。

匹马空庭秋草绿,寒鸦高树夕阳红。

霜催柳色凋秦塞,月傍砧声出汉宫。

尺素渐稀衣渐薄,可堪惆怅对秋风。

注释:

  1. 御河(Yù He):古代的一条河流,流经北京市区,是北京的重要景观之一。
  2. 禁城东:指故宫的东侧,也就是紫禁城的东部。
  3. 参差:形容事物错落有致。
  4. 马:这里指诗人自己。
  5. 庭:庭院。
  6. 草绿:指秋草变绿。
  7. 寒鸦:指树上栖息着的乌鸦。
  8. 霜催柳色:指秋天的霜冻使柳树的叶子变黄、变脆。
  9. 秦塞:指陕西的边塞地区。
  10. 月傍砧声:指月亮在天空中照耀下,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
  11. 尺素:古代书信的单位长度,这里代指信使。
  12. 渐稀:逐渐稀疏。
  13. 可堪:难以忍受。
  14. 秋风:秋天的风。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中描绘了御河向东流淌,古屋参差于烟雾之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接着,描述了马儿在庭院中奔跑,秋草变绿的画面,以及寒鸦在高树上鸣叫的场景。然后,诗人通过“霜催柳色”和“月傍砧声”,将秋天的元素更加具体化,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最后,诗人用“尺素渐稀衣渐薄”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秋天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