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燔未烈赖斯传,拜献金华几岁年。
凤纸喜沾今日赐,龙缣重抚旧时编。
图书道契陈畴日,象数微探出洛前。
幸遇羲文今御极,馀生何敢废丹铅。
诗句原文:
秦燔未烈赖斯传,拜献金华几岁年。
凤纸喜沾今日赐,龙缣重抚旧时编。
图书道契陈畴日,象数微探出洛前。
幸遇羲文今御极,馀生何敢废丹铅。
译文:
在秦始皇焚书的年代,我得以传承其思想,这让我深感荣幸。
如今得到陛下的赏赐,我欢喜地接过这份荣耀。
在古代,我们用凤羽书写文件,而现在能得到今日的赏赐,我非常幸运。
通过研究古代的经书和历史文献,我对古代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对古代数学和天文的研究,我探索了古代的知识。
幸运的是,现在有皇帝治理国家,我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在余下的岁月里,我不敢停止学习,会继续深入研究古代的知识。
注释: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是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严厉的政策来统一思想,包括焚毁书籍、坑杀儒士等措施。
凤毛是指凤凰的羽毛,象征高贵和尊贵,而今天的赏赐则是对作者的一种荣誉和认可。
在古代,书籍是用竹简或丝绸制成的,称为“卷”或“帛”。这些书籍被称为“书”,因此这里的“凤纸”和“龙缣”指的是古代的书卷。
《尚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知识。
“图书”在这里指的是书籍,而“道契”则表示理解或者认识。“陈畴日”表示在古代的时候,我们会在每天结束时讨论一天的学习成果。“象数”是指古代的数学,包括天文学和历法。“微探”表示深入地探索。“出洛前”表示在洛阳地区进行探索。“羲文”可能指的是羲皇(伏羲)和文王(周公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伟大人物。“御极”意味着掌握政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秦始皇焚书政策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古代知识的尊重和热爱。他通过描述自己得到赏赐和荣誉的心情,展示了自己的谦逊和感激之情。同时,他也通过研究古代的知识,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和追求。最后,他以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有皇帝的时代结束全文,展现了对当前社会的感恩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