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蠹馀来字,开缄未忍看。
廿年耀翟茀,三命重花冠。
绣阁诗偏好,危城死最难。
至今遗草在,香盥读纫兰。
【注释】
越州:今属浙江。方夫人,即方子公之母,字纫兰。开缄未忍看:拆开信笺,不忍卒读。
廿年:二十年。耀翟茀:指显贵的仪仗车。
重花冠:加戴花冠。
绣阁诗偏好:指闺房诗作。
危城死最难:指战乱中牺牲性命最艰难。
遗草在:遗留下来的草稿。香盥读纫兰:指沐浴后读《纫兰集》。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与方夫人是儿时玩伴,又同受家庭熏陶,感情深厚。如今方夫人已逝世,他写此诗表达对母亲的哀悼和对她诗才的赞赏。
首联“粉蠹馀来字,开缄未忍看。”意思是说,打开信封时发现里面是母亲生前的书信,但是已经有些破旧了,不忍心再读下去。这两句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颔联“廿年耀翟茀,三命重花冠。”指的是母亲的诗才出众,曾经受到过朝廷的封赏。这里使用了“耀翟茀”和“重花冠”两个意象来形容母亲的才华和地位。
颈联“绣阁诗偏好,危城死最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母亲的诗歌风格和她的生活态度。其中“绣阁诗偏好”暗示了她生活在富贵的环境中,但依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而“危城死最难”则表明她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坚毅和勇敢。
尾联“至今遗草在,香盥读纫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尽管她已经去世多年,但她的诗歌仍然留在世间,让人能够感受到她的智慧和魅力。而“香盥读纫兰”则是一种象征性的写法,表示他在沐浴后阅读母亲留下的遗稿《纫兰集》,以此来缅怀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