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陵苛察误宸聪,国计周章践祚中。
高栋已看倾大厦,神奸转复认孤忠。
论兵轇轕终无定,驭将宽严失至公。
独有俭勤关睿虑,年年水旱瘁深宫。
诗句释义
1 “思陵苛察误宸聪”:思陵(指明末皇帝朱由检)的苛刻和猜疑导致他对国家大事的判断失误。“宸聪”指的是皇帝的智慧和判断能力,此处表示皇帝因过度苛察而失去了应有的智慧和洞察力。
- “国计周章践祚中”:在登基后,国家的财政和政务都陷入了困境。这里的“周章”意味着困难或麻烦,表示国家在皇帝的统治下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
- “高栋已看倾大厦”:高耸的建筑物已经倾斜,象征着国家政权的动摇和不稳定。这里的“倾大厦”比喻国家的根基不稳,可能面临覆灭的危险。
- “神奸转复认孤忠”:虽然有狡猾的奸臣,但最终那些真正的忠诚之人被重新识别和肯定。这反映了历史人物评价的复杂性,有时候表面的奸臣可能会掩盖真正的忠臣。
- “论兵轇轕终无定”:在讨论军事策略时,争论不休且没有定论。这描绘了当时政治决策的不确定性和混乱。
- “驭将宽严失至公”:对于将领的控制过于宽松或过严,都可能导致不公正的结果。这表明领导者在用人上的不恰当,可能因为对人的管理过于宽松或严格而影响了整体的公正。
- “独有俭勤关睿虑,年年水旱瘁深宫”:只有节俭勤政的人能够洞察到国家大计和人民的疾苦,而每年因水旱灾害而导致人民困苦,使宫中的生活也受到影响。这里强调了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需要关注民生和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译文与注释
明季咏史十三首 其八
思陵帝的严苛和多疑导致他无法正确判断国家的大事。在登基之初,国家就陷入了财政和政务的困境之中。高耸的建筑已经倾斜,象征着国家的根基不稳。尽管有狡诈的奸臣,但最终那些真正忠诚的人被重新识别。在讨论军事策略时,争论不休且没有定论。对于将领的控制过于宽松或过严,都可能导致不公正的结果。只有节俭勤政的人能够洞察到国家大计和人民的疾苦,而每年因水旱灾害而导致人民困苦,使宫内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赏析
此诗通过对思陵帝统治时期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以及对统治者治国之道的期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