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子方八岁,举石大于身。
见者纷骇汗,闻者疑非真。
斯岂可理测,无乃疑于神。
虎子试静听,吾闻诸先民。
心如椰子大,万卷可列陈。
实者空所持,什伯不同论。
原其故则一,裒益由天钧。
所以文殊言:神通本宿因。
瞿昙昔年少,投象越城闉。
惟不自奇特,千载称能仁。
力固纵自天,慎勿恃陵人。
勉哉修其业,为国之虎臣。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可能是唐代的诗人。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

“虎子方八岁,举石大于身。” 这两句诗描述了虎子(一种玩具)只有八岁时就能举起比自己身体还要大的重量。

第二三句

“见者纷骇汗,闻者疑非真。” 当别人看到或听说这个情景时,都感到震惊,怀疑这不是真的。

第四句

“斯岂可理测,无乃疑于神。” 这表明人们认为这件事难以用常理解释,甚至可能被认为是超自然的现象。

第五句

“虎子试静听,吾闻诸先民。” 这里,作者鼓励虎子安静地倾听,并向古代的人民学习。

第六句

“心如椰子大,万卷可列陈。” 比喻虎子的内心像椰子一样巨大,可以列举出无数的书籍来描述。

第七句

“实者空所持,什伯不同论。” 实际上,它只是一个空虚的象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第八句

“原其故则一,裒益由天钧。” 究其原因其实是一样的,但增加或减少取决于天意。

第九句

“所以文殊言:神通本宿因。” 所以,如文殊菩萨所说,神通是前世积累的结果。

第十句

“瞿昙昔年少,投象越城闉。” 提到了古印度的瞿昙(即释迦牟尼),年轻时曾投靠大象越过城墙。

第十一二句

“惟不自奇特,千载称能仁。” 只有他并不自以为了不起,因此千百年来都被尊为有智慧和仁慈的人。

第十三四句

“力固纵自天,慎勿恃陵人。” 尽管拥有强大的力量,但要小心不要傲慢对待他人。

结尾部分

“勉哉修其业,为国之虎臣。” 最后鼓励读者努力工作,成为国家的勇士。

这首诗通过讲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事件,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对谦逊和谦卑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