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月茫茫,东风吹杨树。
美人化作烟,飞断不知处。
一株紫荆花,阳春三月暮。
开能如血红,留郎吃茶去。
【注释】
陌:田间小路。杨树:杨柳,此处泛指柳树。阳春:春天。三月暮:暮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思情的诗。首句描写了诗人在旷野中遥望明月,月光如水、茫茫一片,东风吹来,柳丝飘飘,月影摇曳。次句写“美人”已化为“烟”,不知去向何处。第三句用典,以《离骚》中“美人迟暮”之意,表达对佳人的深情思念。末两句写一株紫荆花盛开,红艳照人,但因自己不能与佳人共赏良辰美景而感到惆怅。最后以“开能如血红,留郎吃茶去”结束全诗。
这首诗以“陌上”为题,写的是作者在野外看到月明风起,柳丝飘荡,却不见爱人身影时所引发的思念之情。此诗以“陌上”开头,既点明了地点和时节,又营造了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感觉,为下文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打下基础。
第一句“陌上月茫茫,东风吹杨树。”写的是诗人在野外看到了明月,也看到了东风。“陌上月茫茫”,写出了月亮的明亮和广阔,也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东风吹杨树”,则是通过描绘风的方向和力度,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第二句“美人化作烟,飞断不知处。”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这里,诗人用“化作烟”的手法,将自己的爱人比作一缕轻烟,随风飘散,无法抓住。这种写法既形象又生动,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助。
第三句“一株紫荆花,阳春三月暮。”则是诗人看到的一幕景象,也是他心中的一抹亮色。这株紫荆花虽然盛开,但却无人欣赏,只能独自承受风雨的摧残。这种写法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第四句“开能如血红,留郎吃茶去。”则是诗人对这一情景的总结和感慨。这里,他用“开能如血红”来形容紫荆花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它的脆弱和易逝。最后一句“留郎吃茶去”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这份美好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