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鼓响即圆闻,转瞬荆凡何必分。
流水三生底是我,桃花一笑又逢君。
不知世上眼多白,益觉年来椎少文。
犹有未忘馀习在,入山稽首礼慈云。
注释:
五十 其二:五十岁的人,在梦中听到了鼓声就圆梦了,转瞬之间荆门和凡尘已经分不清楚。
流水三生底是我:我是谁?
桃花一笑又逢君:你笑一笑,我又遇到了你。
不知世上眼多白,益觉年来椎少文:不知道世上的眼睛都是白色的,觉得这些年来的诗词少了。
犹有未忘馀习在,入山稽首礼慈云:还有没有忘记我的习气,到山上去拜谢佛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第一句“梦中鼓响即圆闻”,诗人通过梦境中的鼓声,联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这里的“梦”和“鼓”都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而“圆闻”则暗示着这些经历和感受最终都会圆满结束,如同梦境一般虚幻却又真实。
第二句“转瞬荆凡何必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和超脱。他认为自己既然已经是五十岁的人,就应该放下世俗的纷扰,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里的“荆凡”指的是世俗的生活和困扰,而“何必分”则表示诗人对这些纷扰的不屑一顾。
第三句“流水三生底是我”,诗人通过水流的比喻,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他认为自己就像河水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流动和变迁,而这些经历最终都成为了他的底色和根基。这里的“底是我”意味着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和方向。
第四句“桃花一笑又逢君”,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想象着自己与心爱的人相遇时的情景,那是多么的美好和幸福啊!这里的“桃花一笑”象征着美好和浪漫的爱情,而“又逢君”则表示这种爱情是值得珍惜和期待的。
最后一句“不知世上眼多白,益觉年来椎少文”,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思考。他认为世间的人们往往过于追求名利和物质,而忽视了心灵的充实和提升。而他自己则更加重视内心的力量和智慧的培养,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这里的“眼中多白”指的是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而“椎少文”则表示诗人更加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同时,诗人也用自己的诗歌语言传达了他对世界的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