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园树古榻生尘,泊尔萧然退食身。
廿载具瞻调鼎手,一生宜称读书人。
松声谡谡长无改,兰气扬扬众所亲。
犹有心期难得遂,五湖烟水未垂纶。

步桐城相国偶然作韵

荒园树古榻生尘,泊尔萧然退食身。

廿载具瞻调鼎手,一生宜称读书人。

松声谡谡长无改,兰气扬扬众所亲。

犹有心期难得遂,五湖烟水未垂纶。

注释:

  1. 荒园树古榻生尘:荒废的庭院中的古床已经积满了灰尘。
  2. 泊尔萧然退食身:形容他(作者)在退隐后的状态。
  3. 廿载具瞻调鼎手:表示作者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一直被看作是能够掌握国家大权的人才。
  4. 一生宜称读书人:表示作者认为他一生应该以读书人的身份来度过。
  5. 松声谡谡长无改:松林的声音悠扬不绝,始终没有改变。
  6. 兰气扬扬众所亲:兰花的香气芬芳扑鼻,受到众人的喜爱和亲近。
  7. 犹有心期难得遂:虽然有远大的抱负,但未能实现。
  8. 五湖烟水未垂纶:表示作者渴望远离官场,归隐江湖的愿望未能实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退隐生活的诗篇。首两句写诗人隐居后的心境和环境,表达了他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作为一代才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他一生致力于读书学习的执着精神。

诗中通过对比松树和兰花这两种植物的特性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松树的坚韧不拔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而兰花的高洁则代表着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使得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感慨。尽管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以偿。这不禁让人感叹世事无常,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和辛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和复杂情感的交织,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