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兼大略,其气抑何盛。
我观汉武皇,事事效秦政。
张骞通西域,边界扩无极。
有如筑长城,横绝天西北。
五利求神仙,公主降坛前。
有如童男女,簇拥东海边。
建章干云起,阁道相逦迤。
又如阿房宫,覆压三百里。
巫蛊大狱兴,高庙无神灵。
又如扶苏死,碧血埋边庭。
事事学秦皇,胡独免覆亡。
秦廷有赵高,汉廷有霍光。

诗句解读

1 汉武帝 - 描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即西汉的武帝刘彻。

  1. 雄才兼大略 - 形容汉武帝具有非凡的才干和远大的志向。
  2. 气抑何盛 - 表达汉武帝气势磅礴、不可一世的气概。
  3. 我观汉武皇 - “我”是诗中的叙述者或观察者,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来描述汉武帝。
  4. 事事效秦政 - 表示汉武帝模仿秦始皇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5. 张骞通西域 -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展示了汉朝对外开拓的雄心。
  6. 筑长城 - 比喻汉武帝在边疆地区修建长城的举措,象征防御和扩张。
  7. 巫蛊大狱 - 指汉武帝时期因巫术被牵连入狱的大案,反映了他晚年政治的黑暗面。
  8. 高庙无神灵 - 意指汉武帝死后,其神庙不再有神灵显灵,象征着权威的衰败。
  9. 扶苏死 - 指历史上的秦朝将领扶苏之死,与汉武帝有所比喻或讽刺。
  10. 碧血埋边庭 - 形容汉武帝出征边疆时牺牲的士兵,以及他们为国捐躯的精神。
  11. 胡独免覆亡 - 暗指匈奴或其他外族,由于没有像汉武帝那样彻底征服而幸免于灭亡。
  12. 秦廷有赵高 - 提到秦始皇时期权臣赵高的腐败行为,作为对比汉武帝的清廉形象。
  13. 汉廷有霍光 - 指出汉朝后期的重臣霍光,与赵高形成鲜明对比。

译文与注释

汉武帝(汉武帝):    
拥有非凡的才智和宏大的谋略,他的气魄多么盛大啊!    
我看着汉武皇(汉武帝),事事都效仿秦政(秦始皇的治国方式)。    
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边界扩展到了极远的地方。    
就像修建长城一样,横跨天空到西北方向。    
寻求五利(寻找长生不老药)以求神仙,公主在祭坛前降下。    
就像男女童在一起,簇拥在东海边。    
建章宫直冲云霄而起,阁道相连延伸不断。    
又如阿房宫,覆盖面积达到三百里。    
巫蛊大狱兴起,高庙(帝王庙)没有了神明保佑。    
又如同扶苏(秦始皇之子,曾试图刺杀始皇)死去,鲜血染红了边境。    
事事模仿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中央集权),唯独他(汉武帝)能够避免灭亡的命运。    
虽然秦朝有赵高(宦官),汉朝也有霍光(大臣)。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元素和文化象征,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强盛与辉煌。通过对汉武帝个人形象的描述及其统治时期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的描述,体现了其雄才大略和对国家治理的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汉武帝与历代帝王进行比较,突出其卓越之处。同时,也通过一些历史事件的提及,暗示了其统治时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汉武帝伟大成就的赞扬以及对那个时代的缅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