徼幸成大功,莫如谢安石。
秦兵八十万,仅恃淝水隔。
太傅方游山,未暇纡筹策。
幸而朱序来,急进乘其隙。
临阵肯退师,天夺符坚魄。
遂令小儿辈,铭勋垂竹帛。
否则局上棋,着着无生机。
风流大罪案,又劳史官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谢安淝水之捷》中的一句。以下是对该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关键词解释和赏析:

释义与译文:

  1. “徼幸成大功,莫如谢安石” - 侥幸获得巨大的成功,没有人能比得上谢安(谢安是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曾参与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胜前秦军队)。
  2. “秦兵八十万,仅恃淝水隔” - 前秦的军队有八十万,但他们只依赖于淝水作为防线。
  3. “太傅方游山,未暇纡筹策” - 谢安正忙于游览山林,没有时间处理军务。
  4. “幸而朱序来,急进乘其隙” - 谢安幸好得到了朱序的帮助,他迅速采取行动,利用敌人防守松懈的时刻。
  5. “临阵肯退师,天夺苻坚魄” - 在战场上,谢安宁愿撤退也不勉强继续进攻,这使苻坚感到震惊和恐惧。
  6. “遂令小儿辈,铭勋垂竹帛” - 因此,谢安的名字被刻在了历史上,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功绩。
  7. “否则局上棋,着着无生机” - 如果谢安不采取这样的策略,局面就像下棋一样,每一步都显得无足轻重。
  8. “风流大罪案,又劳史官断” - 谢安的行为被视为轻率和不负责任的错误,这也让历史学家们对他的判断产生了分歧。

关键词解释和赏析:

  • 谢安: 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因其在淝水之战中的胜利而闻名。他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为后世所称赞。
  • 淝水: 古战场名,位于今安徽省寿县西南。谢安指挥前秦军队在此处遭遇惨败的战役。
  • 朱序: 前秦的将领,在淝水之战中向晋军投降,后成为晋朝的重要谋士。
  • 局上棋: 比喻局势或局面,意味着任何决策都应该谨慎考虑,不能轻率行动。
  • 风流大罪案: 指谢安因轻率行为而受到的批评,被视为一个重大的错误。
  • 史官断: 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和判断,反映了历史学家对事件的不同看法。

这首诗通过描述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的决策过程,表达了对于领导者在关键时刻应如何权衡利弊、做出正确抉择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于战争和军事决策的重视,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往往与其政治和军事成就紧密相连的社会文化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