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史公母,梦遇文天祥。
忠魂三百年,翩然下帝乡。
苍苍果何意,降祥实降殃。
生灵开杀运,忠孝酿劫场。
岂为忠孝者,作事忤彼苍。
故使转轮回,百难一身当。
柴市犹归骨,扬州骨并亡。
实祸亦云酷,虚名乌足偿。
降生太无谓,谁作阎罗王。
诗句解析:
- 史阁部降生
- “史阁部”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具体指代不明。
- 描述的是该人物降生的情境。
- 昔者史公母,梦遇文天祥
- “昔者史阁部”中的“史阁部”可能是对史阁部的别称或简称。
- “史公”可能指的是历史学家司马迁,但在此上下文中没有明确指向。
- “梦遇”表示在梦境中遇到某人或某事。
-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忠臣和爱国诗人,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他的形象或精神。
- 忠魂三百年,翩然下帝乡
- “忠魂三百年”指的是忠魂延续了三百年。
- “翩然下帝乡”形容忠魂降临到人间或某种境界。
- 苍苍果何意,降祥实降殃
- “苍苍”可能指的是天空、宇宙等广阔背景。
- “何意”表示原因或意图。
- “降祥”和“降殃”分别指吉祥和灾祸。
-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虽然忠魂带来了吉祥,但实际上却带来灾祸,即所谓的“忠孝酿劫场”。
- 生灵开杀运,忠孝酿劫场
- “生灵开杀运”意味着开启了杀戮的命运。
- “忠孝酿劫场”进一步强调了忠孝(忠诚和孝顺)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 岂为忠孝者,作事忤彼苍
- 疑问句式反问,表达了对忠孝者为何要违背苍天(自然法则或命运)的质疑。
- 故使转轮回,百难一身当
- 暗示了因果报应或宿命论的思想。
- “转轮回”可能指的是轮回转世的概念。
- “百难一身当”表示无论面对多少困难,都只有一个人需要承担。
- 柴市犹归骨,扬州骨并亡
- 这两句诗描述了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故事,可能是关于忠臣或英雄的牺牲。
- “柴市”、“扬州”可能指的是地名。
- “骨并亡”意味着所有与这些事件相关的人或骨头都已消亡。
- 实祸亦云酷,虚名乌足偿
- 表达对虚名和实际遭遇之间差距的感慨。
- “实祸”表示实际的灾难。
- “虚名”指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 降生太无谓,谁作阎罗王
- 对“降生”这一行为的反思或批评。
- “阎罗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掌管生死的神祗之一。
译文与注释:
- 史阁部(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别称):史阁部的母亲梦见文天祥。
- 忠魂三百年:忠魂延续了三百年,然后降落到人间。
- 苍苍果何意:苍天的意图是什么?
- 降祥实降殃:吉祥实际上带来了灾祸。
- 生灵开杀运:生灵开启杀戮的命运。
- 忠孝酿劫场:忠诚和孝顺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 岂为忠孝者:那些忠诚和孝顺的人为什么要违抗苍天?
- 故使转轮回:因此导致轮回转世。
- 百难一身当:无论面临多少困难,只有一个人需要承担。
- 柴市犹归骨:柴市仍然可以找到烈士的遗骨。
- 扬州骨并亡:扬州也失去了烈士的骨骸。
- 实祸亦云酷:这种真正的灾难也是相当严重的。
- 虚名乌足偿:虚假的名誉是不值得回报的。
- 降生太无谓:这种降生的行为实在是毫无意义。
- 谁作阎罗王:谁来扮演那个主宰生死的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