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诛功臣,大半在晚年。
当时太孙立,质性仁且贤。
终恐非英武,操纵失其权。
功臣皆百战,怏怏少主前。
乾纲一不振,祸种将蔓延。
不如施辣手,因事诛之便。
嗟尔诸功臣,几人得生全。
祗防异姓反,同姓无株连。
岂知建文立,大难发幽燕。
骨肉相残杀,燕子飞上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所作的。它描绘了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以下是诗句及其翻译:
- 明祖杀功臣 - 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在晚年的时候杀害了许多功臣。
- 大半在晚年 - 这些功臣大多都是在他晚年的时候被杀的。
- 当时太孙立 - 当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即位为皇帝时,他的质性仁且贤。
- 终恐非英武,操纵失其权 - 担心自己不是真正的英明之君,所以失去了对他们的权力控制。
- 功臣皆百战 - 所有的功臣都是经过百战才得到的。
- 怏怏少主前 - 在年轻的皇帝面前感到怏怏不快。
- 乾纲一不振 - 整个王朝的纲纪都开始动摇。
- 祸种将蔓延 - 灾祸将会蔓延开来。
- 不如施辣手 - 不如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惩罚。
- 因事诛之便 - 因为这件事情就可以进行诛杀。
- 嗟尔诸功臣 - 你们这些功臣啊。
- 几人得生全 - 有几个能够保住性命呢?
- 祗防异姓反 - 只防备着其他的外族造反。
- 同姓无株连 - 但是同姓的就没有受到牵连。
- 岂知建文立 - 却没想到建文帝即位后会发生大难。
- 大难发幽燕 - 这场巨大的灾难从京城开始。
- 骨肉相残杀,燕子飞上天 - 皇室成员互相残杀,就像燕子一样飞到了天空之上。
这是一首描述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对功臣的镇压和杀戮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功臣们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朱元璋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和家族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