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诛功臣,大半在晚年。
当时太孙立,质性仁且贤。
终恐非英武,操纵失其权。
功臣皆百战,怏怏少主前。
乾纲一不振,祸种将蔓延。
不如施辣手,因事诛之便。
嗟尔诸功臣,几人得生全。
祗防异姓反,同姓无株连。
岂知建文立,大难发幽燕。
骨肉相残杀,燕子飞上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所作的。它描绘了明太祖朱元璋对功臣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以下是诗句及其翻译:

  1. 明祖杀功臣 - 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在晚年的时候杀害了许多功臣。
  2. 大半在晚年 - 这些功臣大多都是在他晚年的时候被杀的。
  3. 当时太孙立 - 当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即位为皇帝时,他的质性仁且贤。
  4. 终恐非英武,操纵失其权 - 担心自己不是真正的英明之君,所以失去了对他们的权力控制。
  5. 功臣皆百战 - 所有的功臣都是经过百战才得到的。
  6. 怏怏少主前 - 在年轻的皇帝面前感到怏怏不快。
  7. 乾纲一不振 - 整个王朝的纲纪都开始动摇。
  8. 祸种将蔓延 - 灾祸将会蔓延开来。
  9. 不如施辣手 - 不如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惩罚。
  10. 因事诛之便 - 因为这件事情就可以进行诛杀。
  11. 嗟尔诸功臣 - 你们这些功臣啊。
  12. 几人得生全 - 有几个能够保住性命呢?
  13. 祗防异姓反 - 只防备着其他的外族造反。
  14. 同姓无株连 - 但是同姓的就没有受到牵连。
  15. 岂知建文立 - 却没想到建文帝即位后会发生大难。
  16. 大难发幽燕 - 这场巨大的灾难从京城开始。
  17. 骨肉相残杀,燕子飞上天 - 皇室成员互相残杀,就像燕子一样飞到了天空之上。
    这是一首描述明太祖朱元璋晚年对功臣的镇压和杀戮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功臣们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朱元璋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和家族之间的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