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地重新,记劫冷江城,烬余赤壁;
登高一览,成古今变局,中外奇观。
诗篇:题黄鹤楼
旧地重新,记劫冷江城,烬余赤壁;
登高一览,成古今变局,中外奇观。
译文:
在黄鹤楼上重游,回忆着当年战火纷飞的冷清江城,只剩下残破的赤壁遗址;
站在高处俯瞰,见证了从古至今的巨大变化与格局,以及中外交流的独特景观。
注释
-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历史悠久。
- 旧地重新:意指黄鹤楼经历了重建或修复,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 记劫冷江城:指在战乱时期(如三国时期)的荆州(今湖北荆州市),因战争而变得荒凉冷清。
- 烬余赤壁:指赤壁之战后,赤壁变成了一片废墟。
- 登高一览:指站在高处远眺,可以一览众山小。
- 古今变局:指历史上朝代更迭、世事变迁。
- 中外奇观:指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独特的景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诗人首先通过“旧地重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黄鹤楼经过重建后的崭新面貌。紧接着,诗人通过“记劫冷江城,烬余赤壁”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给黄鹤楼及周边地区带来的破坏与荒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诗篇转向了“登高一览”这一动作,象征着从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历史的变迁。这不仅是对黄鹤楼的赞美,也是对整个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通过“古今变局”、“中外奇观”的表述,诗人将这种反思上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层面,既包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体现了对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视。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历史内涵、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历史、感悟文化的窗口。它不仅展示了黄鹤楼作为历史文化名胜的魅力,更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与展望,引发了我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