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江左独艰辛,随文正中兴,最难仲季肩忠义;
此日南洋深倚畀,捐三军司命,计偕竹林卸修攘。
【注释】
曾国荃:曾国藩的长子,字沅甫,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官至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有《曾文正公集》。南洋:指江苏苏州府,当时为太平天国占领区域。深倚畀:深深倚重你。捐三军司命:指任命你为三军统帅,主管军事。计偕:指科举考试中举。竹林:指东晋王右军(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竹林中吟诗论文的故事,这里泛指文人雅士。修攘:整治、整饬。
【赏析】
这首诗写于清咸丰二年(1852)。曾国荃是曾国藩的长子,字沅甫,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任知县、县丞、通判、知州,在地方上颇有政绩;后升任知府,又调任按察使。不久,因父亲被诬陷而遭罢职。后来他投靠了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下天京之后,他被任命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率兵镇压太平军。这首诗就是他在担任两江总督时写的一首挽联。
首句点出曾国荃的出身和历史地位。“江左”即今江苏省一带,“独艰辛”意谓曾家世代读书,没有做官的经历,所以在这里特别用“独”字来强调他的艰难。“仲季”指春秋时期鲁国的两个大夫孟孙(仲)、叔孙(季)。“肩忠义”,意思是肩负着忠诚正直的重任。这一句是说曾氏父子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担负起了捍卫国家的责任,他们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大义。
第二句承接第一句而来,进一步说明曾氏一家的忠义行为。“此日”指的是现在。“南洋”,指南海。曾国荃在平定太平天国后被派到南疆,负责管理当地的军政事务。“深倚畀”意思是深深地信赖委托给他。这一句是说,现在国家把治理南疆的重任寄托给了曾国荃。“捐三军司命”,意为曾国荃被委以重任,掌管军队,成为三军的主帅,主管军事。“计偕”是指参加科考并取得功名。这里指的是科举考试中举。“竹林”,指东晋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竹林中吟诗论文的故事,这里泛指文人雅士。“卸修攘”,原指卸下担子,整理仪容仪态,这里指整顿、整饬部队,使之成为一支精锐的军队。
全联的意思是说,当年曾氏父子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艰苦岁月里承担起了捍卫国家的重任,如今国家把他们从南疆召回,委以重任,信任他们整顿军队,成为一支精锐的劲旅。
这首诗通过曾氏家族的历史事迹来表现他们的忠勇精神,赞扬他们为国家所作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期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