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以道,出处因时,使无三顾频烦,亦与水镜鹿门,甘心肥遁;
成败论人,古今同慨,似此全才难得,尚有子由承祚,刻意讥评。
【注释】
诸葛武侯:指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武侯,即诸葛亮的谥号。
三顾频烦:刘备三次拜访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南阳隆中人,隐居隆中十年,常与诸葛亮论英雄,后成为诸葛亮的岳父。鹿门山,今湖北襄阳县东南。司马徽曾居此。
刻意讥评:指苏轼贬谪黄州时,对司马光的《日喻》一文的批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成都武侯祠而写的一副对联。上联说:“行藏以道,出处因时”,意谓行止应遵循道义,进退应顺乎时机,否则,即使没有刘备的“三顾”,自己也会像水镜先生司马徽、鹿门先生司马光一样,甘心退隐;下联说:“成败论人,古今同慨”,意谓成和败都可以用来评断一个人,古今都一样,只有诸葛亮才能做到如此高超。
这副对联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