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第同,清要不同,迁转异,进退犹异;
秉性直,秉笔尤直,知人难,知己更难。
【解析】
此诗为郭嵩焘挽联,全联共四句话,每句都以“异”字开头,且每句的后半部分又各自是两句诗,这是对联的特点。第一句中前两字“科第同”“清要不同”与后两字“迁转异”“进退犹异”,分别写科举和仕途的不同遭遇;第二、三、四句中,“秉性直”与“秉笔尤直”,“知人难”与“知己更难”,则从性格上和认识上两方面来描写郭氏。
【答案】
译文:科举考试得中名次相同,但仕途的清高地位不同,升迁的速度也大不相同,而退下来的时候又大不相同;性格耿直,但秉笔时更加耿直,知道别人容易,了解朋友却更难。
赏析:
这是一副郭嵩焘自挽联。联文由四句话组成,前两句写其科考与仕途的不同,后两句写其性格与交友的不同。郭嵩焘在湘乡县任学正期间曾主持乡试,因试题出得别具一格而受到人们的称赞。他后来中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就外放出任地方官。郭嵩焘的仕途并不顺利,先后被贬到湖南长沙、湖北黄州等地任职。这副挽联就是郭嵩焘自己写的,用以自况自警。郭嵩焘性情刚直,为人坦荡,不事权贵,所以有“秉笔尤直”的美誉。然而他却难以识人辨才,因此有“知人难”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