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不救饥与寒。
出门行万里,不觉世途宽。
骐骥负盐车,驽骀饰雕鞍。
岂真才不及,时运实使然。
自古类如此,思之摧肺肝。
【注释】
九月二十日醉后作四章 其三:指作者在九月二十日的醉中所作的四首诗中的第三首。
读书破万卷,不救饥与寒:意思是说,尽管读了许多书,但仍然不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
出门行万里,不觉世途宽:意思是说,即使走遍天下,但依然觉得路途艰难,世道艰难。
骐骥负盐车,驽骀饰雕鞍:意思是说,即使是好马也背着盐车(比喻贫穷困苦),而劣马却装饰得华贵华丽(比喻有才能的人却被埋没)。
岂真才不及,时运实使然:意思是说,并不是真的才力不够,而是时运不好。
自古类如此,思之摧肺肝: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情况,想到这里就会让人心痛。
【译文】
读了万本书籍,还是不能解救我饥饿和寒冷的生活;走遍千山万水,依然感觉道路艰险,世事复杂。
即使是千里马也被套着盐车,而那些没有才能的劣马却装饰着华丽的马车。这不是因为自己真的能力不足,而是时代背景和运气不好。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想到这些我就感到心痛。
【赏析】
这是一首愤慨时事、自伤身世的诗歌。诗人以“读书破万卷,不救饥与寒”开篇,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接着以“出门行万里,不觉世途宽”进一步强调自己的遭遇。然后通过“骐骥负盐车,驽骀饰雕鞍”来讽刺社会的不公。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岂真才不及,时运实使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