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许国当不朽,安问剖心与碎首。
丈夫即贬宜缄口,此时只合饮醇酒。
君不见,文毅在昔官编修,文章气节无与俦。
一朝目击夺情事,建言不为身家谋。
可怜疏人忤时相,罢官得罪予廷杖。
当年直道虽未行,朝野莫不闻其名。
单车萧然出都去,阻道者谁颎阳生。
跪奉兕觥把君手,殷勤愿为君子寿。
神豸原能逐众邪,文羊何必输中卣。
此兕流传二百年,归黄归陈亦屡迁。
身历沧桑阅朝市,天令鬼守非虚言。
珍藏更有章太史,后乃卒归颜氏子。
传闻赵氏有孤孙,每诵铭言泪如水。
覃溪学士今词宗,以诗为介遗颜公。
千里持归告家庙,宝之直与璠玙同。
伊余偶作长安客,摩挲新图重太息。
区区一觥何足言,中有忠臣旧精魄。
觥纵不归人亦宝,觥归乃见孤孙好。
作歌下拜情未舒,恨不见觥惟见图。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历史画卷,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勇气和智慧。诗中既有对忠贞不渝、勇于牺牲精神的赞美,也有对当时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现象的批评。

“丈夫许国当不朽,安问剖心与碎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和勇敢的赞美。在国家危难时刻,许多英雄壮士不惜以身许国,他们的行为超越了个人的生死,成为了永恒的传说。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人对于责任和使命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

“文毅在昔官编修,文章气节无与俦。”这句则赞扬了古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文毅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和才华。这种精神和品质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可怜疏人忤时相,罢官得罪予廷杖。”这句反映了古代官场的黑暗面。一些正直的官员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或得罪权贵,甚至遭受严厉的惩罚。这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公正。

“君不见,文毅在昔官编修,文章气节无与俦。”这句再次强调了文毅的品质和他的历史地位。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和道德品质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此兕流传二百年,归黄归陈亦屡迁。”这句描述了这件青铜器的历史传承。它历经两百年的流传,最终回到了黄姓和陈姓家族手中。这种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和个人命运的起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文化人物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勇敢和智慧。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