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楚权,立六国,楚未弱,先树敌,后世闻之犹失色。
趣刻印,危矣哉,客既去,留侯来。
借前箸,为君寿,八不可,须当休。
嗟客言,安足信?
遽左顾,趣销印。
君不见,此法当失真非计,竖儒几败而公事。
忽思石勒果英雄,其智乃过汉高帝。
诗句
1 挽楚权,立六国,楚未弱,先树敌,后世闻之犹失色。
- 挽楚权: 指的是挽救楚国的政权,暗示诗人希望恢复楚国的独立和尊严。
- 立六国: 指扶持六国(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以对抗秦国,表达诗人对统一战争的担忧和反对。
- 楚未弱: 强调楚国虽然强大但尚未完全稳固,有潜在的威胁或问题。
- 先树敌: 在尚未强大之前就树立敌人,意味着过早地与强大的对手对抗。
- 后世闻之犹失色: 即使后世的人听到这件事也感到震惊,说明此事严重到足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恐惧。
2. 趣刻印,危矣哉,客既去,留侯来。
- 趣刻印: 急于刻印,可能是为了将重要的信息或者计划公布于众,以显示决心。
- 危矣哉: 形势极为危险,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行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担忧。
- 客既去,留侯来: 这里的“留侯”指的是张良,他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谋士、政治家,通常代表智慧和策略。诗人提到张良的到来,暗示着某种智慧或援助即将到来。
3. 借前箸,为君寿,八不可,须当休。
- 借前箸: 借用古代的占卜工具,如筮(shì)杖,来预示未来或提出建议。
- 为君寿: 祝君长寿,可能是为了祝福某人或表达对某人的敬意。
- 八不可: 八个字的建议或指示,表明这是一个重要但危险的决策或行动。
- 须当休: 必须停止或避免这个行动,因为后果可能非常严重。
译文
- 挽回楚国的权力,支持六国抵抗秦国,楚国还没有衰弱就树立了敌人,后世听到这件事还会感到害怕。
- 我们急于刻印公告,形势非常危险,客人已经离开,张良将要来。
- 借用前人的智慧为君主祝福,八个字不能这样做,必须停止。
- 感叹客人的话不足为信,急忙左顾,催促销毁印章。
- 你要知道,这种方法会失去真实性,竖子几经失败而使公事受损。
- 忽然想起石勒确实是一位英雄,他的智慧甚至超过了汉高祖。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动作描绘了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和对未来行动的警告,展示了一种深刻的忧虑和对未来可能结果的认识。诗中多次提到“危险”、“必须停止”等词汇,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行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关注和担忧。同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智慧和策略,诗人也在提醒人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需要谨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