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交情何足数,廉颇相如自千古。
耳余亦号刎颈交,誓天指日如同胞。
耳也兄,余也弟,同死同生不相弃。
一朝座中解将印,刎颈之交不可间。
耳封王,余封侯,余虽未杀耳,快意已睹假耳头。
井陉耳佐淮阴将,成安君斩泜水上,昔日交情今已忘。
吁嗟乎!
如耳余者何,廉颇相如今不闻。
这首诗的标题为《读《史记》四十首 其七 刎颈交》。这是一首关于友情的诗,通过描绘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看法。
诗句翻译与注释:
- “势力交情何足数,廉颇相如自千古。”
- 注释: “势力交情” 指的是因为权势而产生的交情,而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中,两人因共同的目标(抗秦)形成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超越了任何权势的影响。
- “耳余亦号刎颈交,誓天指日如同胞。”
- 注释: 这里用“耳余”自称,表示诗人自己也是一位忠诚的友人,愿意像蔺相如和廉颇那样,生死与共,永不背叛。
- “耳也兄,余也弟,同死同生不相弃。”
- 注释: 诗人用“耳也兄,余也弟”这样的自称,表达了他们之间平等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愿意一起承受风险,不抛弃对方。
- “一朝座中解将印,刎颈之交不可间。”
- 注释: 这句话反映了一种政治立场的转变,即在某种情况下(比如政治斗争),原本的盟友可能会选择站在对立面。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 “耳封王,余封侯,余虽未杀耳,快意已睹假耳头。”
- 注释: 诗人在这里描述了一种理想中的君臣关系,即使没有实际的权力交换,也能感到满足和快意。
- “井陉耳佐淮阴将,成安君斩泜水上,昔日交情今已忘。”
- 注释: 这句话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井陉和淮阴。井陉是韩信的将领,淮阴则是指刘邦的将领。这两位将军在历史上有著名的交锋,而诗人用“昔日交情今已忘”来表达对过去英雄豪情的缅怀。
- “吁嗟乎!如耳余者何,廉颇相如今不闻。”
- 注释: 这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感慨于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已经不再被人们所提及,而自己虽然也有过这样的朋友,但现在已经失去了这些珍贵的情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史记》中廉颇和蔺相如故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珍视。诗人通过对比现代的政治局势,强调了即使在动荡的环境中,真正的友情依然能够经受考验。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望,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