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胸藏十万兵,提戈出塞事无成。
庙堂不惜封疆坏,门户惟知水火争。
辛苦四年随相国,仓皇一死殉危城。
白扬风急祠前树,犹作金戈铁马声。
鹿忠节公祠
自是胸藏十万兵,提戈出塞事无成。
庙堂不惜封疆坏,门户惟知水火争。
辛苦四年随相国,仓皇一死殉危城。
白扬风急祠前树,犹作金戈铁马声。
【译文】
鹿忠节公庙
自是胸中藏有百万雄兵,却只身出关征战未能成功。
朝廷不吝惜将边境破坏殆尽,只知道争权夺利和相互倾轧。
辛苦跟随丞相奔走四年,最后因仓皇而战死在危城。
庙前的杨树在狂风中摇曳,仿佛还能听到当年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之声。
【注释】
自是胸藏十万兵:自是指自己,是说鹿忠节公虽然胸中有百万雄兵,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土被侵犯。
提戈出塞事无成:提戈指拿起武器,出塞即出使边塞,事无成指出征未能取得胜利。
庙堂不惜封疆坏:庙堂指朝廷,封疆即边疆,不惜意谓毫不吝惜、不在乎牺牲国土。
门户惟知水火争:门户比喻朝臣之间的争斗、矛盾。惟知意谓只知道,水火争比喻互相残杀。
辛苦四年随相国:辛苦指辛劳奔波。相国指宰相。
仓皇一死殉危城:仓皇意为慌张忙乱的样子,一死意谓死得突然,殉意为殉难。危城即危险的地方,指战场或战争之中,这里指鹿忠节公殉难于危城。
白扬风急祠前树,犹作金戈铁马声:白扬意为杨柳,此处借指柳树等树木。
犹作金戈铁马声:犹指还,仍。
【赏析】
《鹿忠节公祠》是明代诗人唐寅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鹿忠节公庙的壮丽景色及其背后的悲壮故事。首联“自是胸藏十万兵,提戈出塞事无成”,描绘了鹿忠节公尽管胸藏百万雄兵,却只能在外征战未能成功的凄凉景象。颔联“庙堂不惜封疆坏,门户惟知水火争”反映了朝廷不顾国家安危,只顾内部纷争的局面。颈联“辛苦四年随相国,仓皇一死殉危城”,则表达了鹿忠节公为国家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尾联“白扬风急祠前树,犹作金戈铁马声”,通过柳树的风吹动来表现战场的气息,同时以“金戈铁马声”象征鹿忠节公英勇无畏的精神。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鹿忠节公庙的雄伟景观,也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烈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