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神灵岳,三峰镇雍州。
首阳曾北裂,星宿此东流。
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
行携九节杖,长啸访丹丘。
注释:
登华山三首 其一
万古神灵岳,三峰镇雍州。
首阳曾北裂,星宿此东流。
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
行携九节杖,长啸访丹丘。
赏析:
《登华山三首》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作品。本篇第一首为其中之一。
“万古神灵岳,三峰镇雍州。”这两句以高度的概括和凝炼的文字,点明了华山的地位和作用。万古神灵,意味着华山自古以来就以其雄伟壮丽、巍峨壮观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三峰镇雍州,则是指华山的三个主峰如同三座神山镇守着雍州的大地。这里的“三峰”指的是华山东南面的西岳庙、东南方的朝阳台、以及最高峰南面的老君炉。这三座山峰构成了华山的主干部分,也是华山最著名的景观。
“首阳曾北裂,星宿此东流。”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观。首阳山在陕西渭河以南,因周文王避雨于此而得名。而华山则因为山势陡峭、险峻异常而得名。这里所说的“北裂”和“东流”,都是比喻华山的景色非常奇特,既有山势险峻的特点,又有水流湍急的景象。
“台驻轩皇跸,天垂白帝旒。”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之情。轩皇即黄帝轩辕氏,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白帝则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尊称。这里所说的“台驻轩皇跸”和“天垂白帝旒”都是形容帝王乘坐着华丽的车辆来到华山,与自然美景相互辉映。
“行携九节杖,长啸访丹丘。”最后两句诗则表现了诗人游览华山时的豪情壮志。九节杖是指道教法器之一的九节杖,相传是仙人所持;丹丘则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所说的“长啸访丹丘”,意味着诗人要去寻找那些隐居山林、追求道法自然的仙人,并与他们交流心得体会。